浣碧和流朱都是甄嬛的貼身丫環,但很明顯,流朱更加討人喜歡。
流朱是表面傻乎乎的,但是心里明白,浣碧是表面精明,實際糊涂的一批。
最重要的一點,流朱和甄嬛沒有血緣關系,卻事事維護甄嬛,浣碧和甄嬛有著血緣關系,卻只為了利益維護甄嬛。甄嬛被圈禁暈倒,性命垂危,流朱敢豁出命去撞刀,她知道撞上了刀自己就會死,但是只有死了人,還能引起重視,所以自己怕死,可是必須死。
流朱死的這段,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感動。當時甄嬛被陷害禁足碎玉軒病重,遭到眾人排擠,就連侍衛也不肯幫忙,流朱救人心切,強闖大門,被侍衛攔下后主動撞向侍衛手里的刀,事情鬧大后甄嬛得救,流朱卻因傷勢過重而死。
流朱是個非常忠心的丫環,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為何流朱死后,甄嬛再也沒提起過她呢?難道甄嬛當真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嗎?
很明顯不是,甄嬛是個有恩必報的人,劇中只要是幫過甄嬛的,甄嬛都盡可能的護她們周全,端妃、敬妃、欣貴人都是如此。為何偏偏流朱不一樣?
其實之所以沒有提起過流朱,跟一件事有關,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甄嬛傷透了心,不愿再提起。
甄嬛被宜修皇后陷害后,才知道自己一直是純元皇后的替身,正是因為有很認真地喜歡過雍正,所以這個時候才會格外傷人。流朱這個時候死亡,給甄嬛痛上加痛,每想起流朱就會想起雍正的欺騙。曾經有多寵愛,得知原因后就有多諷刺,這對甄嬛來說是羞辱!
流朱的死亡,同樣也代表著不堪的過去,甄嬛不愿意再想起這段往事,倒不如選擇忘記。
我們都知道,有些痛是無法說出口的,就像真正傷心的時候,是流不出眼淚的一樣。生活中有很多痛苦是我們無法說出口的,不說出來并不意味著不痛,而是痛到深處只能自己承擔。流朱跟浣碧都是最初跟甄嬛進宮的,但流朱對甄嬛要比浣碧仔細得多,全身心地以甄嬛的喜樂為自己的喜樂,一點自己的心思都沒有。甄嬛正是知道這些,才更在乎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