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孟靜嫻一懷孕,注定果郡王不得善終,看皇上說了什麼話?

古月 2022/09/03 檢舉 我要評論

導語:孟靜嫻一懷孕,皇帝就對果郡王產生了強烈的質疑,尤其是在孟靜嫻懷著孕出現在宮宴上的時候,皇帝的懷疑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看果郡王的目光更加的凌厲冰冷、深不可測,甚至已經隱隱露出兇光。

那麼,皇帝為何會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呢?難道因為孟靜嫻曾思慕果郡王稱病在身、不肯參加選秀服侍君王嗎?

當然不是,孟靜嫻從小就被太后指定為果郡王未來的福晉了,所以,皇帝的心結根本不在于此,而是另有隱情。那個隱藏在背后的情由一旦被證實,即便把果郡王萬剮凌遲也不為過。

1:浣碧主動背鍋,御前自圓其說,豈知允禮執迷,專門去捅「蜂窩」

眾所周知,浣碧之所以能嫁給果郡王,是皇帝親自賜婚的緣故,皇帝之所以賜婚,是因為果郡王懷中的甄嬛「紙像」掉了出來。

眾目睽睽下,已經無可遮掩,正在這危急時刻,浣碧挺身而出,聲稱自己是這紙像的主人,與甄嬛無關。為了能讓皇帝更加相信,浣碧還佐證自己知道果郡王院子里種了很 多「碧色梅花」。自己叫「浣碧」,說明果郡王也是心系自己的。

并且,她還知道那枚瓔珞里有自己喜歡的「杜若花瓣」。皇帝一一驗證過后,也不得相信了浣碧與果郡王確實是「兩情相悅」的事實。

雖然果郡王當場說自己心有所屬,深愛著另一位「匿名女子」,但皇帝為了給自己臺階下,也只能把浣碧當場賜給他了。皇帝總不能在這樣的場合下,親耳聽果郡王說「他喜歡的那位匿名女子是自己的嬪妃甄嬛吧? 」所以,盡管皇帝心中仍有疑惑,卻也不得不這樣收場。

但是,皇帝疑心的種子也就此埋下。倘若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果郡王與浣碧能琴瑟和諧、舉案齊眉,那麼,皇帝自然會相信浣碧之前的「勇敢背鍋、自圓其說。」也會相信果郡王確實對她有情有義。這也間接證明了,那枚紙像確實與甄嬛無關,切切實實就是「浣碧本人」。而果郡王也不再有「覬覦皇帝女人」之嫌。

然而,果郡王卻偏偏不按浣碧事先給他鋪好的路走,反而處處彰顯著他對浣碧的不屑、 對孟靜嫻的「偏愛」。

每次進宮,他帶的都是孟靜嫻,而且,孟靜嫻還率先懷孕了,這足以讓世人猜測: 果郡王在家里寵幸孟靜嫻的次數肯定要比浣碧的「多」。這就構不成他與浣碧「心心相印、兩情相悅」的傳說啊?如此一來,不就等于變相告訴皇帝:「我愛的并不是浣碧嗎?」所以,那枚紙像的主人根本不是浣碧,而是甄嬛——你的女人甄嬛!

果郡王這樣做,無異于是故意往皇帝的疑心病上捅呀,跟自己主動「捅馬蜂窩」作死有啥區別?

2:弘曕舉動不一般,疑心之火復點燃,親近「胎妹」別無解,只能印證血脈連

皇帝在忍痛處罰了試圖勾引瑛貴人的兒子弘時以后,內心更加懷恨果郡王的居心叵測,以至于令他們父子反目、恩斷情絕。 要不是果郡王把瑛貴人送進宮,又勾引自己的弘時,他們父子何至于到今天這種地步,連父子都做不成了?

而果郡王還一臉無辜地與他的側福晉孟靜嫻坐在酒席宴上,坦然若素、氣定神閑。皇帝越琢磨越生氣,又見孟靜嫻已經身懷六甲,不由得再次懷疑起那枚紙像的事來——由此可見,浣碧當初的言辭是不可信的。 果郡王懷里的紙像主人,根本不是浣碧,而是甄嬛無疑了。

要不然,果郡王為何會偏愛孟靜嫻,并令其懷孕,反而是他傳說中「鐘情」的女人浣碧卻腹內空空,神情幽怨?

正當皇帝的內心暗潮洶涌、波濤翻滾的時候,恰恰弘曕又做出了一個不尋常的舉動,他主動跑到懷孕的孟靜嫻跟前,說要嬸母喂他吃飯,還對孟靜嫻肚子里的孩子頗感興趣,仿佛是被一股先天的、神秘力量所吸引。并對孟靜嫻說道:「我要小妹妹。」

帝的疑心之火瞬間被點燃,忍不住陰沉著臉,一語雙關道:「弘曕如此喜歡孟氏的孩子,怕是有緣呢?」甄嬛一陣心虛惶恐,差點失態,稍作調整后,故作鎮定地答道:「堂兄弟,自然是有緣的。」

皇帝沒有再接話,但那表情已經給出了答案:「堂兄弟?依我看, 是親兄弟吧?堂兄弟怎會如此親近?」

古代有種說法,據說小孩子可以與神鬼對話,胎兒在母體的時候,也是非常有靈性的。外面的小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隔著母體與之溝通。

弘堰是果郡王的孩子,與孟靜嫻的孩子就是同一個父親,自然是「緣分不淺」。

孟氏的孕肚讓皇帝不由得又聯想起前不久才發生的事,當時的甄嬛也是身懷六甲。然而,為了能扳倒皇后,甄嬛卻利用這個孩子來構陷宜修「謀害龍胎」。雖然皇帝用一句冰冷的「 熹貴妃」表明了自己已經對 事情的真相了然于心,但卻再也挽救不了那孩子了。

要不是自己恰好也需要打壓宜修,他是絕對不會放過甄嬛的。他恨甄嬛的心思歹毒陰狠,連自己的孩子也利用。更主要的是,甄嬛懷的是皇帝的骨肉——既然甄嬛肯用皇帝的骨肉去扳倒宜修, 這說明她根本不愛皇帝,更不屑于生下他的孩子。

既然不愛皇帝,那她愛誰?她的心中必定另藏著「別人」。這個「別人」會是誰,正常人都能猜得到——因為果郡王的懷里就曾私藏過甄嬛的小像啊!

如今,弘曕又如此親近果郡王那尚在腹中的孩子,這怎能不讓皇帝疑竇叢生,浮想聯翩?

何況,甄嬛的確是在甘露寺懷孕的,果郡王向來行蹤不定,誰知道甄嬛在宮外經歷了什麼事,又見了什麼人?種種跡象表明, 他們一定有著非比尋常的關系、甚至還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然,值得懷疑的地方不止一兩件,甄嬛跳驚鴻舞的時候,是果郡王突然闖進來吹奏「長相守」的,二人可謂「 鸞鳳和鳴,默契非常」。之前曹琴默也曾提醒過皇帝:說甄嬛尚在閨中時,就有可能崇拜傾慕果郡王。

皇帝第一次 以果郡王的名義邀約甄嬛時甄嬛竟欣然赴約了!這可不是巧合,而是千真萬確發生過的事啊。

并且,甄嬛第一次流產時,也是果郡王闖進翊坤宮抱出甄嬛的,雖然皇帝當時沒有懷疑,但事過之后,也難免會疑心重重。怎麼每次甄嬛遇到危難的時候,都會有果郡王的身影? 我的女人難道需要你來守護?

綜上所述,足以令皇帝對果郡王疑心深重、恨之入骨。若再不找個恰當的理由把他除掉,恐怕將來他會讓自己更加難堪和被動,沒準連自己的江山都要一并撬走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