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宮甄嬛傳》這部戲,相信不少人都應該看過,很多人對于甄嬛和果郡王的戀情,感覺那是非常的惋惜。如果果郡王早回來幾天,事情的結局可能都會是那樣。只能在結局留下無盡的遺憾,一個人含恨而終,另外一人獨自留在宮中。
女主角甄嬛身邊有一個丫鬟浣碧,在整部劇中,算是不少觀眾討厭的一個角色。一輩子總是對身份放不下,不惜和甄嬛爭來爭去。最后用手段嫁入果郡王府,落了一個撞棺而死,還讓人同情不起來。卻不知道她是舒太妃一開始相中的兒媳,并非有多喜歡,而是因為浣碧的生母身份。
女主同父異母妹妹
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原本是一個架空的歷史框架,有些借鑒《紅樓夢》的文化。浣碧的名字諧音,就是「喚婢」,強調是甄嬛貼身丫鬟,這是第一集不少人對她基本認知。不過在甄嬛即將入宮,父親甄遠道告訴她實話,浣碧是他在外面的私生女。囑咐大女兒,將來為浣碧安排一個好婚事。
雖然甄嬛對這事并不清楚,但是浣碧對于自己的身世很了解,一生最大的「理想」想要將自己的身世公開。并且還要讓她生母,得到甄家認可,那是她心中的執念。就是「小姐的身份、丫鬟的命」,這是她心中執念,糾結一輩子。
當時被賜婚嫁到果郡王府中,需要重新給她換一個身份,內務府送來幾個名字,她還嫌棄「從玉不從女」,感覺不是甄家真正女兒。看到這個場景,不少人挺討厭浣碧,感覺真的是太貪心,內心對于身份的執著算是「魔怔」。
她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始終執著于一畝三分地,哪怕跟著「女主」甄嬛,也沒有辦法落得一個好結局。看到最后撞柱而死,觀眾們內心不會感到心痛,只是覺得自找。因為這些都是你搶來的東西,獲得這個局面只能說自找。
費盡心思上位
當初浣碧嫁給果郡王,也是她做了手腳,并非是人家愿意娶她。當初照顧果郡王時,在他身上做了手腳,故意公開場合露出那個「小像」。為了保護愛人甄嬛,果郡王只能默認那個人就是甄嬛,才撮合這樁姻緣。
她玩的這個套路,甄嬛知道,果郡王更是清楚。更是在觀眾心中,留下心機女的印象,認為就是鉆的「空子」。就連一向不喜歡甄嬛的葉瀾依,直言寧愿嫁過去是女主角,最起碼讓他感覺到快樂。作為深愛果郡王的女人,甄嬛是愛而不得,浣碧是勉強別人,只有葉瀾依才是最無私那人。
幾個人不揭穿她,都有各自想法,至于果郡王不說,就是她是甄嬛的妹妹。從愛護女主的角度考慮,并非真的是因為愛情,這也注定兩個人不會相愛。可惜浣碧不理解,一廂情愿認為只要嫁給對方,就能和果郡王恩愛一輩子。這個故事和她母親很相似,何綿綿這個名字就是因為丈夫甄遠道,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舒太妃有意讓兒子娶她
浣碧是甄遠道在外面私生女,從小和生母何綿綿相依為命,因為生母去世,所以才被安排進入甄府。為了隱瞞她的身世,以及日后考慮,甄遠道安排她成為大女兒丫鬟。想要讓她從小受教育,日后尋求一個好前程。
除了父親、姐姐這個「靠山」,她還有一個靠山,就是舒太妃。原著中舒太妃在沒有進宮之前就和何綿綿已經認識,兩個人都是擺夷族,算是至交好友。甄嬛意外遇到舒太妃,這個時候浣碧的心機顯露無遺,馬上主動要求跟著過來拜見。
舒太妃見到浣碧第一眼,就認為她是故人之女,猜出她母親是何綿綿。浣碧的目的算是基本上達到,她本來有意想要嫁給果郡王,獲得對方母親認可自然是第一步。舒太妃說讓兒子給浣碧安排一個好前程,就是勸兒子娶她,秉持著照顧故人的感覺。
舒大妃作為先帝寵妃,一輩子享受榮華富貴,日子過得不錯。不過自從先帝死后,為了保護兒子主動選擇出家。經歷這麼多,早已經將一切看待,只求兒子好好活著就好,做一個聰明的富貴閑人。看到昔日好友的女兒,舒太妃出于照顧的念頭,才會有這個安排。就算不能給正妃,給了側妃也行。
自己不爭氣落得凄慘的下場
舒太妃的偏愛,對于浣碧何嘗,不是一種很好的保障。事母至孝果郡王,就算內心很不喜歡浣碧,依然會很善待她。上一輩的故事我們并不清楚,雖然很多人感嘆,何綿綿對甄遠道一份癡情,但是忽略這件事對甄夫人感受。生出甄嬛這麼聰明的女兒的母親,對于浣碧的身世也是非常的清楚,在小說末尾說過。
作為一個女性選擇隱忍,并沒有發泄心中怨恨,這也是浣碧碰到一個好主母。有人說甄嬛母女都碰到一個渣男,甄遠道不光背叛夫人,而且還把照顧私生女兒的責任,直接「轉嫁到」大女兒。利用甄嬛的聰慧和善良,努力給浣碧提供一個好環境,期盼日后找一個好人家。雖然老父親對浣碧很用心,奈何女兒不爭氣,對母女身份執念,蒙住她眼睛。
入宮之后為了榮華富貴,不惜和曹琴默聯手,想要借甄嬛上位。從她動手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注定和甄嬛離心,后者怎麼可能不怨恨她。懲罰一個人就是讓她最期盼的東西,哪怕你用盡各種手段,依然得不到,因為你不配。
甄嬛給過她機會,顧慮她是自己親妹妹,陪著她去寺院修行好幾年。但是浣碧依然一條道走到黑,為了追求所謂的愛情和榮華富貴,猶如飛蛾撲火一般嫁給果郡王。還盲目地認為自己喜歡果郡王,就一定會獲得對方好感。還自欺欺人洞房夜,說我知道你也喜歡。自始至終認為嫁給果郡王,就是獲得愛情,卻不知道愛情是兩情相悅。果郡王從來沒有看過她,就算到最后一刻心中的女人,都不是她。
小結
浣碧做了這麼多,自認為可以感動了別人,鬧到最后只是感動自己。因為她的自私,害慘了果郡王和甄嬛,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因為她的愚蠢,果郡王遭到帝王猜疑,為了維護甄嬛而死。她只能在葬禮上,用碰棺而死為自己不平的人生,畫上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