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評選最值得二刷的電視劇,《瑯琊榜》總是榜上有名,甚至有很多觀眾不知道把這部劇看了多少遍。
劇中有很多情節,值得細細品味。
靖王在大殿上聽到梅長蘇就是林殊時,一臉不可置信,他作為林殊最好的朋友,竟然是最后一個知道真相的人。
林殊以梅長蘇的身份回歸,只把自己的身份告訴了蒙摯一人,霓凰和靖王都是林殊最親近的人,為什麼霓凰能認出梅長蘇就是林殊,而靖王不能?
都說霓凰能認出林殊是因為女人的第六感,可第六感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也沒什麼依據,怎麼會那麼準呢。其實,「第六感」只是個借口罷了,根源還是霓凰太過了解林殊。
霓凰和林殊青梅竹馬,自幼有婚約,雖然還沒有舉行婚禮,但霓凰早就把自己當做林家人了,赤焰軍被誣陷之后,傳來林燮和林殊葬身梅嶺的消息,霓凰從此就以林氏未亡人的身份自居。
和梅長蘇打過幾次交道之后,霓凰就有一種直覺,面前這個她從未見過的面孔,就是她從前最親近的兄長林殊。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霓凰查看梅長蘇胳膊上的痣,但是梅長蘇胳膊上什麼也沒有,霓凰又查看梅長蘇胸口的痣,還是什麼也沒有。
盡管霓凰什麼證據也沒有找到,可她就是認定了梅長蘇就是林殊,看到霓凰這麼堅決,梅長蘇只能坦白自己的身份。
知道真相后,靖王哭訴著說「我差點就認出他了」,「為什麼沒人告訴我」,彈幕上有觀眾說:「人家都是憑本事猜出來的,憑什麼告訴妳」?
那麼,靖王認不出林殊,是因為他沒本事嗎?是因為他笨嗎?
當然不是。靖王還是很聰明的,畢竟有靜妃這麼好的基因。
劇中從來沒有提到過靖王「笨」,他一直得不到重用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軸」,他認不出林殊其實也是因為軸。
林殊和梅長蘇的形象差別太大,靖王無法把這兩個人聯系在一起。
林殊是誰?他驕傲張揚、爭強好勝,從不肯低頭,他銀袍長槍、呼嘯往來,從不識寒冬雪意為何物地小火人,是喜則雀躍、怒則如虎,從未曾隱藏自己內心任何一絲情感的赤焰少帥。
可梅長蘇又是誰呢?他低眉淺笑,語聲淡淡,沒有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他總是擁裘圍爐。閃動著沉沉眸色算計險惡人心;他的臉色永遠蒼白如紙,他手指永遠寒冷如冰,不見絲毫鮮活氣息。他們怎麼可能是一個人?
梅長蘇和林殊是兩個極端,一個身處黑暗,一個光芒萬丈,靖王只認準了這一點,卻沒想過小太陽也能失去光芒。
林殊歸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赤焰軍翻案,可讓皇帝親口承認自己的錯誤,談何容易。
事情再難但也有做成的機會,靖王就是破局的關鍵,他始終相信林殊,相信赤焰軍,絕對愿意幫助梅長蘇。
不過,靖王太重情了,如果他知道真相,必然會束手束腳,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后考慮這會不會讓林殊置于危險之中。
但是,如果梅長蘇只是梅長蘇,靖王就不會考慮這些了,他和梅長蘇只是合作關系,雖然最后認可了梅長蘇,但和林殊還是大有不同。
林殊其實很不會偽裝,他有好幾次都在靖王面前露了陷,對庭生的態度,搓衣腳的小習慣、水牛的綽號、「景琰別怕」的夢話、譽王造反時的那條山間小路和梅長蘇拔靖王佩刀的動作等等細節,都暴露了他的身份。
盡管如此,他還是認不出林殊。
霓凰和靖王最大的不同,是對人的態度。靖王靠人品交朋友,眼里容不得沙子,而霓凰自幼當家,府內和沙場上的事情都能處理得游刃有余,肯定懂人情世故,所以對梅長蘇這樣的人沒有那麼排斥。
但靖王不同,雖然他和霓凰一樣上沙場,但好歹是個皇子,和霓凰女人當家領兵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靖王認死理,明媚少年和陰詭謀士不可能是一個人,而霓凰認感覺,不管林殊變成什麼樣子都是她從前的兄長,所以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