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明蘭嫁到顧府時,小秦氏覺得她是一個庶女,并沒有把她放在眼里。當小秦氏在明蘭那里吃了軟頂子后,她警醒了。甚至,后悔去盛府下拜帖。
不過,初遇強敵的小秦氏似乎亂了陣腳,只聯合康姨媽和余方氏給明蘭找別扭,卻忽略了促成顧盛聯姻的最大功臣和受益者華蘭。
當初,小秦氏在對付顧廷燁的道路上,都用上了兵法「捧殺」。為何,在明蘭這件事上,沒有想過聲東擊西。因為, 華蘭有一個殺不得碰不得的仇敵?
如果,小秦氏聯合華蘭的仇敵,給華蘭制造點麻煩。到時候,與華蘭姐妹情深的明蘭,肯定會自亂陣腳的。而小秦氏可以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小秦氏對抗明蘭小分隊集結——康姨母和余方氏榜上有名
原著中,永昌侯府梁夫人對誰都是冷冷的。第一次出場是在華蘭嫡長子的滿月酒上,忠勤伯夫人使勁的向她推銷自己的外甥女時。
梁夫人毫不在乎在場的很多人,直接表現出了不愉快。
甚至,因為嫁了不喜歡的人,與自己的手帕交英國公夫人都不愿意來往了。所以,英國公夫人對明蘭談起永昌侯府梁夫人時,都不禁嘆氣的說:
「我們二人的娘家是世交,住的又近,我們倆便如親姐妹一般大的。后來,她,算了,陳谷子爛芝麻的。」
可是,永昌侯府梁夫人想讓明蘭做自己兒媳婦時,卻三次去過盛府:
第一次是叫華蘭陪著壽山伯夫人和自己來的,但她對誰都是冷冰冰的; 第二次是隨著另幾個官宦女眷來的,這次她對明蘭表達了善意; 第三次是她自己來的,這次她更直白地對明蘭好了。
哪怕她與盛府從來沒有過往來,都還知道喊著華蘭和壽山伯夫人作陪。
相對比與永昌侯府梁夫人,康姨母和小秦氏都是長袖善舞之人,而且,兩個人都生活在京城。卻為何在長楓的滿月酒上,才「一見如故」,做起了「閨蜜」?
而且,兩個人交好的原因很簡單,也很直白—碰瓷盛明蘭,給她添堵。
再看余方氏,她是余嫣然的繼母,余嫣紅的親娘。而余嫣然曾經是顧廷燁想娶的女子,余嫣紅曾是顧廷燁的結發妻子。
不過,余嫣紅卻給顧廷燁戴了綠帽。所以,哪怕顧廷燁逆襲成為皇帝寵臣,余家人似乎也都避著顧廷燁。
原著中,在顧廷燁去盛家求親時,寧遠侯府曾給顧廷燁說過一門婚事:
富安侯的遠房親戚彭家,可是彭家見顧廷燁潦倒,不肯允婚,還叫族里旁支的庶女頂替。于是,火爆脾氣的顧廷燁直接退了婚。
顧廷燁成為皇帝寵臣后,彭家人又舍不得顧廷燁了,非拉上當初寧遠侯府去提親的那媒人到處嚷嚷,說什麼「早有婚約」。
可相對于彭家,余家又不一樣:
在古代,原配妻子過世后,迎娶原配妻子的姐妹做填房,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顧偃開娶了小秦氏; 而且,余嫣紅的嫡親妹子也到了可以議親的年齡。為了不失去這門好婚事,他們可以來顧府提親。
可是,余嫣紅做了丑事。小秦氏卻誆騙余大人夫妻說:「顧廷燁不知道此事。」于是,余大人夫妻為了利益,聯合曼娘算計明蘭和顧廷燁:
如果明蘭同意把昌哥過繼給嫣紅做嗣子,即使余夫人口口聲聲說:「只是為了嫣紅百年后,墳前有人給她供碗飯吃,絕不摻和顧家立嗣」。可是, 記在嫣紅名下,那就不能叫做庶子。 填房在過世的原配靈位前,要執妾禮。明蘭不僅是填房,還是庶女。如果余家非讓昌哥參與顧家立嗣的事情,盛老太太為著余老太太,很難與余家撕破臉。盛紘為了家族長遠打算,恐怕也很難為明蘭出頭。那麼,明蘭只能吃個啞巴虧。 昌哥的母親是曼娘,只是一個戲子。如果昌哥要參加立嗣,就必有一個依仗,而余家就是昌哥最后的底牌。
所以,對于這樣只有利沒有弊的交易,余方氏站在了小秦這一邊。
于是,小秦氏為了打壓明蘭的「小分隊」三人組成了——組長:小秦氏,組員:康姨母和余方氏。
小秦氏的「打壓明蘭小分隊」三人組,為何忽略了一個人?
顧盛聯姻,最大的功臣和受益者都是華蘭。而且,華蘭與明蘭姐妹情深。所以,華蘭出了什麼事情,明蘭肯定會為華蘭打抱不平的。
而華蘭有一個看她眼紅的婆婆——忠勤伯府夫人。更因為忠勤伯夫人的存在,讓華蘭在婆家忍辱負重了十年。
可是,小秦氏在成立「打壓明蘭小分隊」的三人組中,選了口碑不太好的康姨母和顧廷燁的前岳母余方氏,為何不拉上同樣口碑不好的忠勤伯夫人?
畢竟,多個人多份力。而且,嫡親婆婆難為兒媳婦,也更得心應手!
其實,小秦氏不是不想喊忠勤伯夫人。只是,她還沒與忠勤伯夫人搭上線,忠勤伯夫人就選擇了「自盡」模式:
打壓華蘭,又要占用華蘭嫁妝,被親兒子袁文紹討厭; 為了女兒袁文纓出嫁體面,想要華蘭陪嫁的莊子,結果搞出了一封鎮壓自己的休書; 還沒有緩過氣來再見戰華蘭,就被姑姐壽山伯夫人塞了一個貴妾過來。最后,她與貴妾斗得水深火熱。
忠勤伯府夫人倒是想參加小秦氏的「打壓明蘭小分隊」,可她,真的是分身乏術。而且,忠勤伯夫人占用兒媳婦嫁妝,忠勤伯爺都覺得臊得慌:
「前日三房的兩位弟弟來尋我訴苦,說連著尋了幾門親事都叫黃了。就是你,敗壞了我們袁家的臉面,外頭都說袁家婆婆刻薄,慣會強占兒媳嫁妝,誰還敢嫁來我家!」
在古代占用媳婦嫁妝,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小秦氏與忠勤伯府夫人交好的,她也怕讓自己名聲不好。
而康姨母雖然名聲不好,卻沒有占用過兒媳婦嫁妝。甚至,她自己都是吃虧的那個。余方氏就更簡單了,因為,她兒子還沒娶媳婦。
所以,綜合各方面原因,忠勤伯夫人沒有成為小秦氏「打壓明蘭小分隊」的成員。
康姨母和余方氏加入小分隊任務失敗后,為何余方氏向小秦氏報仇,康姨母卻被關進慎戒司?
小秦氏慫恿康姨母,把康家的庶女康兆兒送給顧廷燁做妾失敗后,康姨母不僅被康姨夫打了一巴掌,連帶自己的嫡長女康允兒也哭著對康姨母說,自家公婆來了一封:
「老家會另派得用的丫頭來服侍相公的,叫我帶著孩子回去,一來盡孝道,二來叫公婆瞧瞧孫兒孫女,三來,若父親答應,還要給兆兒妹妹說親。公婆說,他們到底隔了一層,要我這個親姐姐過去,才好替妹子尋個親家……」
而且,康允兒的公爹盛維接到盛老太太的書信時,勃然大怒,就連出嫁的姑母盛紜也生了氣,怒罵康姨母時,連康允兒也罵上了!
康姨母慘敗后,隊長小秦氏不僅沒有去慰問,反而和身邊的向媽媽說: 「康家那條路,是不成了。可是,戲既開了鑼,就得把戲演下去。」
于是,余方氏上場了,逼迫明蘭同意,把昌哥過繼給嫣紅做嗣子。而且,在明蘭點名余家的小心思后,余方氏還大罵明蘭:
「說這說那,還不是怕昌哥兒搶了你肚里這個的世子之位?你還別不服氣,填房就是填房,不是原配!」
經過余家和小秦氏的這一番操作,不僅把余嫣紅不守婦道的事情抖了出來,余方氏還被休棄下線了。
兩個組員下線后,小秦氏無奈同意分家。至此,小秦氏的「打壓明蘭小分隊三人組」成員全軍覆沒。
不過,細思此事,康姨母和余方氏的損失都挺慘重的。為何只有余方氏向小秦氏復仇,康余母卻盯著盛家不放?
1、只針對盛家的康姨母:
康姨母與小秦氏是為利而聚的,她們合作失敗后,康姨母也沒有多少損失:
康姨夫找盛紘幫忙重返仕途雖然失敗了,可是,就是成功了,也只是助長幾個妾室的威風,對康姨母并沒有什麼好處; 嫡長女康允兒雖然被喊回宥陽,但是他們夫妻情深,女婿肯定會把康允兒喊回來。 經歷了此事后,小秦氏也被迫同意分家。
相比之下,康姨母和小秦氏的損失算是半斤對八兩。既沒有必要在合作了,也沒有必要成為仇敵。
而眼下,對于康姨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去盛家摟銀子打秋風。于是,她忙于算計盛家,沒有時間再搭理小秦氏了。
2、誓死要報復的余方氏:
余方氏雖然失去了女兒嫣紅,卻依舊能拿捏夫婿,還有一兒一女圍繞膝下。可是,小秦氏與余方氏合作失敗后,就被休棄了:
余方氏回到娘家后,整日打人罵狗,跟嫂子侄媳們吵鬧不休;鬧到方家待不下去,最終被送至京郊白云庵帶發修行。
余方氏恨極了小秦氏,可是,余方氏找小秦氏理論,被小秦氏轟了出來。
不過,老天爺給了余方氏復仇的機會:
小秦氏本不想理余方氏這種落水狗,可南邊頻頻有人送來銀子,每回都是幾大車的吃穿瑣物,說是余方氏的兒女惦記生母送來的。就在那陣,云南的余嫣然照例送年貨給明蘭。那班伙計原是余家人,因他們不清楚底細,回程時便順路到庵堂前給余方氏磕了個頭。正是這麼兩件事,叫小秦氏起了歹意,想借余方氏的手,除掉明蘭。
于是,小秦氏又開始聯絡余方氏。最后,小秦氏的一雙孫兒孫女的生命葬送在余方氏的手中。
編后語:為利而聚的合作,終不會長久。而且,為了自己的目的,去傷害別人,連老天也不會相助的。所以,小秦氏的「打壓明蘭三人組小分隊」下線了。
其實,對于「善」與「惡」沒有明確區分,只是利益的出發點不同。
不過,即使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要去傷人性命就不好:
比如,明蘭出招,華蘭策劃,壽山伯夫人執行,給忠勤伯爺塞個貴妾,壓制忠勤伯夫人。雖然有些損人利己,卻也是為了家族的長遠發展。
所以,以小秦氏為組長的「打壓明蘭小分隊」為自己的私利,傷害他人。最后,全軍覆沒,也是必然的。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