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盛和槿汐對食被發現,皇后執意要把槿汐拉下水。
甄嬛無法從皇后手里奪走槿汐。就來見皇上。
浣碧一直以為甄嬛是來向皇上求情的。
但甄嬛卻有自己的目的。
蘇培盛和槿汐的對食,只有甄嬛、浣碧和小廈子知道。
但皇后興師動眾,直接說穢亂后宮,更要以宮規要嚴懲。理論依靠是「存天理,滅人欲」。
浣碧害怕。甄嬛也害怕,但她覺得, 即使以大局為重,最終結果也是一個都跑不了。所以,她寧愿豁出去清譽不要了,無論如何,一定要救下槿汐的性命。
越是火燒眉毛,甄嬛越要讓自己冷靜下來。 整理好心情,就立馬笑著去見皇上。
皇上剛喝了一口茶,就吐出來了。直接罵小廈子。 你見你師傅當差也不是頭一日了。怎麼到了你自己,就毛手毛腳起來。
小廈子再次證明: 眼睛一看就會,上手立馬殘廢。
我喝的茶都是八分燙,這都涼城七分了,茶香都淡了。
皇上好難伺候。那個時候,沒有測溫度的東西,又沒有恒溫水壺。
蘇培盛也不知道怎麼泡茶的。溫度就能把控到正好是雍正需要的。他怎麼就能這麼貼心呢?
可憐的小廈子,從皇上登基,他就跟在蘇培盛身邊當學徒了。 6年多了。連茶都沏不好。都熬成貓熊眼了,還不得不磕頭求饒。
甄嬛一邊可憐小廈子不容易,一邊還想著怎麼提對食的事情。
但看到皇上時間那麼寶貴,卻用來訓斥一個太監。
她立馬意識到,平常蘇培盛伺候得好好的,也沒覺得什麼。現在一不在,太監們就亂了分寸,皇上竟然這麼不舒服。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馬上就有了救槿汐的突破口。就是皇上的需求啊。
她笑著對皇上說:皇上,小廈子才幾歲,皇上也跟他生氣。 多歷練就好了。
看到皇上不言語,直接吩咐小廈子,再添壺熱水來。
皇上感嘆: 這幫人都失了規矩,沒有一件事能做好的。
皇上好想念蘇培盛啊。
甄嬛打比方: 一群好馬也得有識途的老馬帶著,才能走得平穩順暢。何況他們這些向來聽吩咐做事的人。現在蘇培盛犯了事被拘著,他們自然像無頭蒼蠅一般亂轉了。
眼下沒有蘇培盛,都亂套了。她這是在強調蘇培盛的重要性啊。
皇上說,皇后來過了。原本怕你難過,打算看完這些折子就去看你。你倒先來了。
甄嬛先自我檢討。我沒有約束好宮人,是我的不是。
皇上笑了。如果按照你所說,蘇培盛自幼在我身邊服侍,那我是不是更不會管教和約束了?
他們自己做錯了事,我和你都無可奈何。看起來皇上要以大局為重,被迫放棄蘇培盛。
甄嬛:出了這樣的事,我的心里是半點著落也沒有。可她畢竟服侍了我這麼多年了。
甄嬛在強調自己的需求。日久生情。離不開她。我想要保她。
皇上勸甄嬛。 你現在是有身孕的人,凡事都要以身孕為緊。皇后的身子漸好了,后宮的事就交由她看著。
潛台詞:皇后要按宮規辦事,我是一國之君,也得按照規矩辦事啊。
如果你真舍不得崔槿汐,我叫內務府再給你挑個更好的。
潛台詞:我現在是沒轍了,只能給你換新人。你要舍不得,不影響懷孕,你就去折騰吧。
連浣碧都知道,能夠壓住皇后的只有皇上。
但皇后準備太充分,切實拿住了把柄,又有宮規壓著,皇上即使有心想救,也不能說什麼。
如果甄嬛去求情,皇后正好請君入甕。治甄嬛一個庇護縱容的罪名。直接就把甄嬛拉下水了。
求情會受牽連,皇上幫不上忙。浣碧苦惱,這可怎麼救槿汐蘇培盛呢?這個時候, 連浣碧都隱約覺得,現在不只是就槿汐,還要救蘇培盛。
因為蘇培盛的重要性,甄嬛決定去慎刑司。小允子勸,那地方悶熱異常,懷著身孕,還是要避忌的。 就是你不怕,也得替肚子里的小皇子,擋擋煞氣啊。
甄嬛卻說: 若這點悶氣都受不住,怎麼做我的孩兒?
甄嬛當然也擔心胎兒,說到后半截,她明顯低垂了眼眸。
連自己都怕,覺得棘手。兩個人精老人,能看到希望嗎?
果然,崔槿汐躺平了。
從她知道被皇后抓在手心里,就預料難脫險。哪怕救出去了,她也沒臉在后宮待著。她就決定就這樣自生自滅。舍了她一個人,能夠保甄嬛安全。她覺得值。
甄嬛不改初心。
死是最容易的事情,一脖子吊上去就完了。可是你這樣做是親者痛,仇者快。不值得。
看到槿汐情緒穩定了。就問蘇培盛。
槿汐:蘇培盛在慎刑司被拷打,卻不說出她。原以為兩個人對食,就是 互相利用,互相依靠,好好過日子。但經過這件事,她多了幾分真心。
甄嬛答應會幫蘇培盛打點,更是讓槿汐保重,她才放心而去。
《孫子·謀攻》:「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甄嬛看過皇上,深深明白,皇上雖然表面上放棄蘇培盛,但實際上離不開蘇培盛。救出蘇培盛,皇上就是最大受益人。如果條件具備,皇上會去壓皇后的。
她深知,自己都這麼害怕,槿汐和蘇培盛也夠嗆。但得挺住,才能一起走出困局。
皇后所謂的宮規,存天理滅人欲,換個角度看,就是有漏洞的。她想到了勸說的角度,就去找了端妃。
果然,兩個人共同努力,皇上認可了新的說法。這才大事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