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為何說盛紘窮盡一生盤算,卻讓華蘭成了最大贏家?

小九 2022/12/24 檢舉 我要評論

盛紘一生都羨慕清流世家,所以,他這一生都在為家族和名聲努力。

但是,盛紘為了兒女,為了家族,一生都在盤算著。 可是,為何他所有的盤算,卻讓已經出嫁的嫡長女華蘭,成了最大的贏家?

不知道細心的人發現沒有,自從明蘭嫁給顧廷燁后。再也沒有和華蘭一起出現在壽安堂。而且,華蘭還曾親口對身邊的丫鬟說:「祖母,怕是惱了我了。」

那麼,這些究竟是為什麼呢?

盛家滿門,四個高層,三個再盤算;七個兒女,兩個有自己的小心思

盛家滿門里,有高層四個:盛老太太、盛紘、王氏和林姨娘;而盛紘的七個子女:華蘭、長柏、如蘭、長楓、墨蘭、明蘭和長棟。

這四個高層和七個孩子,有著很清晰的人際關系。但是,背后卻有著數不清的利益和算計:

1 、盛家四個高層,三個再算計:

盛家的四個高層里,其實,每一個人都在算計。只是,算計的出發點不一樣而已: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盛老太太:

勇毅侯嫡女盛老太太,出身高貴,見過世面。哪怕,窩在盛府后宅里,對朝堂之事,都能指點盛紘。

盛老太太沒有撫養明蘭前,只要盛府沒有出現特別大的事情,比如人命官司,盛老太太都是不發表意見的。

盛老太太撫養明蘭后,她只希望能給明蘭尋一個好婆家,自己能看著明蘭出嫁。

所以說,盛老太太在所有的算計的前提下,都沒有傷害別人的利益。

獨愛仕途和家族的盛紘

盛紘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他有一個自由戀愛的愛人——林姨娘。

甚至,為了林姨娘做了很多寵妾滅妻,亂了規矩的事情:在盛府后宅給林姨娘體面,給林姨娘獨立的經濟權,讓林姨娘自己撫養孩子。

不過,好在盛紘及時醒悟。

為了家族的體面,已及對清流世家的羨慕。最后,懸崖勒馬,好好經營家族。

憨直計較的王氏

如果說盛紘的盤算是為了盛府大局的發展,那麼,王氏的盤算,不僅蠢,還很計較:

計較盛府后宅的吃穿用度,給墨蘭、明蘭的嫁妝,給長楓和長棟的家產。卻從來不算計被親姐姐康姨母打秋風的銀子; 除了兒女們的幸福,她在后宅只知道與林姨娘斗氣,卻還總占了下風。

所以說,王氏只是勉強撐著正妻的體面,在后宅斤斤計較、盤算著過日子。

可是,在康姨母唆使她給盛老太太下毒后,就毫無保留地驗證了她的憨傻。

只要自己體面的林姨娘

林姨娘是妾室,被盛紘寵愛的妾室。

本來,林姨娘的父親是罪臣,按理說,林姨娘是賤籍,是無法做貴妾的。可是,她有盛紘的寵愛,讓她成了盛府后宅的貴妾。

而她一生的盤算,都說明了她的眼界不高,卻都在害人:

盤算老太太的嫁妝,把墨蘭推到盛老太太身邊撫養; 與王大娘子斗氣,爭得盛紘寵愛; 想把女兒高嫁。

用林姨娘的話說,只要她體面了,別人的面子又算得了什麼?

可見,盛家的四位高層,除了盛老太太有真情在,其他的三個人,都活在各自的算計中。

2、七個子女,有兩個再算計:

原著中,盛紘有七個孩子:三個兒子,四個女兒。

不過,這七個孩子中,雖然各有盤算,但整體來說,只有兩個孩子,有自己的小心思:

不會盤算的兩兒兩女

說是不會盤算,其實,只是這兩兒兩女,為自己的利益算計得少罷了:

嫡長子盛長柏:為了家族的體面,在外奔波; 庶三子盛長楓:只要自己舒服地過日子就行; 嫡次女盛如蘭:只要墨蘭吃干癟,我和敬哥哥恩愛就行; 庶六女盛明蘭:自己過得順遂,盛老太太身體健康; 庶四子盛長棟:多讀寫書,讓自己和姨娘的日子好過一些。

所以,這五個孩子的盤算,很簡單,并且不會傷害身邊的人。

兩個有小心思的女兒

盛府后宅里,最有小心思的人,開局不久出嫁的盛華蘭,和一直為自己盤算的盛墨蘭:

華蘭出嫁后,在婆家過得很不順利。而且,她每次回家,都會跟王氏哭訴自己的不容易。而王氏,大多都會尋找熱情的盛老太太幫忙。

而且,華蘭的每次哭求,都得到了回應。

最后,華蘭算計了明蘭的婚事。

墨蘭,她的想法很簡單,也很悲哀。她沒有愛情,只想高嫁。

受林姨娘的影響,墨蘭小的時候在盛府后宅里,給如蘭和明蘭使絆子。只為在盛紘面前樹立乖巧女兒的人設。

長大一些,卻只想嫁高門,把華蘭和如蘭踩在自己的腳底下。

所以,盛紘的七個兒女中,華蘭和如蘭是最有算計的。

兩個最會盤算的兒女,為何墨蘭輸了,華蘭卻成人生贏家?

在盛府后宅里,除了林姨娘的算計。那麼,墨蘭的算計是最明顯的。反而,華蘭似乎從來沒有算計過:

得嫁高門卻輸了一切的墨蘭

墨蘭,是盛紘的女兒。雖然,墨蘭是庶出的,卻因為林姨娘得寵,讓墨蘭成了盛紘最寵的女兒之一。

華蘭出嫁后,盛紘幾乎把所有的父愛都給了墨蘭。

但是,墨蘭一心想嫁入高門。最后,得知永昌侯府可以接受庶出的兒媳婦后。她就和林姨娘謀劃,嫁入了永昌侯府。

但是,看似順了心愿的墨蘭,在算計永昌侯府嫡幺子時,就輸了一切:

輸了體面:墨蘭為了嫁給梁晗后,在眾目睽睽下一抱,成就婚姻。雖然被蓋頭遮掩過去了,但是,記得此事的女眷們,還是拿這件事當做談資; 輸了親娘:墨蘭的事情,讓盛紘決定狠狠處罰林姨娘。于是,林姨娘被關進莊子,盛家再無為墨蘭說話的人; 輸了哥哥:墨蘭的事情是京中談資,長楓對于墨蘭的做法不認同。在長楓迎娶了柳氏后,更是與墨蘭的感情生疏; 輸了丈夫:墨蘭嫁給梁晗后,為了與春舸爭寵,弄出了好多姨娘通房給梁晗。不僅沒有得到丈夫的心,反而讓梁晗在仕途上沒有進展; 輸了婆婆:梁夫人本來沒看上墨蘭,是她自己要嫁過來的,而且嫁的不體面。可是,墨蘭嫁過來后,不僅不規勸夫婿上進,反而讓梁晗留戀花叢。所以,墨蘭在梁府后宅斗的你死我活,婆婆只是看熱鬧,從來不幫她。甚至,還要訓斥她:「顧侯夫人(明蘭),才是相夫益子之相。」 輸了自己:墨蘭嫁給梁晗后,不僅用自己的嫁妝補貼丈夫的妾室、通房,還生了五朵金花,朵朵低嫁。

所以說,墨蘭空嫁了一個高門,卻成了徹底的輸家。

被婆家為難的華蘭,為何成了人生的贏家?

原著中,如蘭與明蘭說過華蘭的婆婆:

「天底下的婆婆都是可惡的,若要我過大姐姐那樣委屈的日子,我還不如當一輩子老姑子呢。」

可見,華蘭在婆家的日子過得很憋屈。

而且,盛老太太初到京城,華蘭向看望想念的祖母,她的婆婆卻裝病。所以,華蘭只能留下來伺候。

更別說華蘭有孕,她的婆母變著花的折磨她:

華蘭頭次懷孕,忠勤伯夫人給華蘭屋子里塞了一堆妾室通房,導致華蘭流產;華蘭懷莊姐時,忠勤伯夫人,讓華蘭給她站規矩;華蘭懷實哥時,忠勤伯夫人讓華蘭給她管家理事。

也許,是被欺負得狠了,所以,華蘭也有了自己的算計。

而被她算計得最狠的就是盛老太太:

華蘭無子,回家哭訴。盛老太太主動邀請了醫術好的賀老太太給華蘭調理身體,最后生下嫡子;

有了嫡子后,華蘭在婆家終于硬氣了起來。

墨蘭為了嫁高門,丟了盛家人的體面,華蘭的婆婆不止一次用這件事羞辱華蘭,說她是小門小戶出來的女孩,不懂規矩;最后,盛老太太出面,擺平了這件事。

盛老太太不僅讓墨蘭高嫁,更讓華蘭的婆婆知道,盛家的庶女都能得嫁高門。而且,盛家后宅的勇毅侯嫡女,在京城的權爵面前,還是有威望的。

如蘭與文炎敬告別,被顧廷燁發現,王氏讓盛老太太為了華蘭在婆家好過一些,把明蘭嫁過去。

王氏求盛老太太真情意切地說:

「老太太,您千不看萬不看,也要看在華兒的面子上呀,她在婆家日子不好過,全虧的姑爺還體恤,今日這事若無法善了,顧將軍怨恨起姑爺來,那叫華兒怎辦呀!她可是您養大的,您不能光疼明丫頭一個呀!」

為此,盛老太太很生氣,拍著桌子喊: 「華丫頭到底生了兩個嫡子,又是明媒正娶的,難道還能叫休回來不成?難道叫妹妹賠上一輩子讓她日子好過些?」

然后,盛老太太與盛府開始了激烈的拉鋸戰。而這件事始作俑者華蘭卻做起來縮頭烏龜:不僅沒回家規勸盛老太太熄火,反而要請明蘭去家里做客,順便說服她嫁給顧廷燁。

雖然,華蘭請明蘭做客的事情,被盛老太太拒絕了。可是,華蘭還是把明蘭請到家中,并且讓明蘭與顧廷燁見了一面,婚事就成了。

顧廷燁與明蘭見面后,華蘭知道婚事肯定能成時,還憂心忡忡的對丈夫袁文紹說: 「就怕惱了顧將軍,到時親家沒做成,反而結了仇。」

在顧廷燁和明蘭結婚后,華蘭受益更大了:

夫婿袁文紹從顧廷燁的手下,一下成了顧廷燁的親姐夫; 明蘭嫁過去,盛府滿門,除了還沒結婚的長棟,其他的姻親除了權貴就是清流。而且,在姻親方面,他更是拉了嫂子一大截。

這些,都讓華蘭在婆家的腳跟更穩了。

編后語:但是, 華蘭雖然成了最大贏家。可是,在明蘭嫁給顧廷燁后,她再也沒與明蘭一起在壽安堂出現過。

因為, 華蘭知道自己算計得太狠,惹惱了盛老太太。

哪怕,盛老太太知道明蘭嫁過去過得很幸福,卻也不想再與華蘭親近了。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