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重刷《甄嬛傳》時,一定要跳過甘露寺?

小九 2022/12/13 檢舉 我要評論

重刷《甄嬛傳》N遍,我每次都會跳過甘露寺這一段劇情。

我的銜接方式是看到甄嬛出宮到甘露寺后,直接跳到娘娘回宮這一段。

我以為這僅僅是我個人的倔強,想不到同道中人還不少。

我不喜歡這段劇情,倒不是因為什麼反感甄嬛以已婚身份和果郡王搞到一起,有違背道德的嫌疑。

她這個時候已經是廢妃,相當于失婚凈身出戶的女人,和誰在一起談戀愛,是她的自由。

我之所以不喜歡這段劇情,是覺得果郡王和甄嬛的情感戲,本身就很「尷尬」。

這種尷尬,我個人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畫虎畫皮難畫骨

果郡王和甄嬛的情感線,逃脫不了「叔嫂戀」這個古老設定。

要說叔嫂戀這個公式,用得最好的電視劇當屬《孝莊秘史》。

我感覺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線,和《孝莊秘史》里的大玉兒和多爾袞有些類似。

但果郡王和甄嬛之間的情感拉力,少了大玉兒和多爾袞之間的悲劇內核。

那就是權力之爭。

大玉兒和多爾袞是青梅竹馬,早就互相傾心。奈何陰差陽錯,兩個人只能被迫分開。

隨著形勢變化,兩個人又成了權力的對立面。

大玉兒一心維護兒子的前途和地位,就得舍棄多爾袞。

多爾袞也明白,他要再向前一步問鼎帝位,就得和大玉兒魚死網破。

大玉兒再怎麼愛多爾袞,面對兒子,面對母親保護孩子的本能,愛情必須讓位。

多爾袞面對權力傾軋,從未怕過。

但大玉兒一句「短折而死」,令他萬念俱灰,生不如死。

所以就有了那個「玉兒你咒我」的經典畫面。

在《甄嬛傳》里,果郡王最初也有機遇問鼎帝位。

奈何母親出身受限,心機權謀不如皇帝和太后,先帝去世后,果郡王和舒太妃只能用安分來換取存貨空間。

這就導致果郡王在政治上不能如多爾袞一樣,有和四大爺叫板的資本。

所以果郡王在《甄嬛傳》中的形象就局限于失意文人一樣,郁郁不得志,找不到施展抱負的機會。

多爾袞和果郡王兩個角色的圓滿度,后者肯定不如前者。

觀眾看起來,這段感情也就那樣,沒啥可追的。

二、觀眾口味的變化

除了劇情設定的先天缺陷,觀眾不喜歡看甄嬛和果郡王談戀愛,還在于觀眾口味的變化。

在2008年以前,古偶劇里還是多個女孩喜歡男主的設定。

2008年以后,大女主開始成為時代潮流。

《甄嬛傳》是一部實打實的大女主。

觀眾最喜歡看的劇情元素,就是看甄嬛如何手撕反派,一步一步走向巔峰。

這一路上,甄嬛團隊的人,無論是手下還是同事,都很給力。

不過,甄嬛身邊最拉胯的元素,居然是她心愛的果郡王。

觀眾能不跳戲嗎?

比起過去古裝劇里談情說話的戲份,觀眾更喜歡的是相愛相殺的戲份。

比如甄嬛和皇帝的廝殺,不是更有看頭麼?

果郡王和甄嬛后期因為宮禁森嚴而隔絕起來的思念,就不那麼動人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觀眾口味的變化。

「我們不愛看無聊的談情說話,我們更喜歡女主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大殺四方。」

即使你說這是無聊的爽文,我們也喜歡看。

三、演員顏值不夠「古偶」

《甄嬛傳》原著,本質還是古偶劇。

不過這部小說比較幸運,碰到了能力超強的改編團隊,直接把古偶升咖為「正劇風」。

但主角也就算了。

四大爺和嬛嬛互撕,反正就是婚姻里的那點事。

果郡王和嬛嬛的愛情,還是得要顏值來湊。

觀眾的樂趣,其實很簡單。

古裝電視劇,一定要做到「女要靚、男要帥」。

果郡王在《甄嬛傳》里的扮相,有些差強人意。

清裝劇很考驗顏值,因為男演員要剃頭,以往能用髮型來修飾顏值bug和提升顏值氛圍的招數,在這里都不管用了。

關于這個問題,就有人說如果換一位能駕馭清裝造型的高顏值帥哥,估計果、嬛二人之間的情感互動會更有感覺。

這不是拉踩。

是古偶底層邏輯。

只有高顏值,才能彌補果郡王這個人設的一系列人設bug。

在果郡王和甄嬛第一見面,是在宮中宴會中,果郡王和甄嬛兩個人都選擇開溜。

甄嬛一時玩性大起,脫了鞋襪戲水。

喝了一點小酒的果郡王笑瞇瞇地過來看,直接說甄嬛的腳好看。

這句話讓甄嬛感覺挺不舒服。

現代人覺得沒有什麼,古代女子把腳看得很重要。

要不然女子一旦犯罪,為什麼第一個動作是脫簪披發赤足下跪請罪呢?

作者可能想要呈現一個風流倜儻瀟灑不羈的果郡王,實際效果卻令人一言難盡。

果郡王對甄嬛的愛情緣起,令人疑惑。

他跟著皇帝來到倚梅園,撿到甄嬛的小像,就對甄嬛情根深種?

說他對甄嬛感情深,卻四處留情,好一副中看不中用的「深情浪子」人設。

果郡王的處境,要做一個安分守己的閑散親王。

但甄嬛回宮后,他的作為時刻是要爆雷。

即使到宮中赴宴,也要時刻攜帶甄嬛的小像。

和浣碧寫家書,毫無避諱屢屢提及甄嬛,令皇帝暴怒。

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果郡王拉了甄嬛宮斗的后腿,這有什麼好看的!~

四、優點

誠然,果郡王這種不為結果只求付出的感情,符合古偶的設定。

甄嬛在甘露寺期間,為什麼能接受果郡王,是因為果郡王的確是良人。

皇帝的猜疑,讓甄家家破人散。

果郡王私底下做出安排,讓甄嬛父母和妹妹能平安抵達流放地寧古塔。

他又托人悄悄帶出朧月的畫像,以解甄嬛思女之苦。

皇帝的狠辣,徹底襯托出果郡王的溫暖。

如果放在現代,果郡王就是一個不介意你離過婚、生過娃、家族還破產的人,這樣的二婚對象,打著燈籠還難找。

所以,甄嬛能在人生最困頓之時,愛上果郡王,不足以為奇。

這是果郡王這個角色最初的模樣,奈何人設最后沒有立起來,成為白開水一樣平平無奇的存在。

今天結尾:你刷《甄嬛傳》的時候,會跳過這部分的內容嗎?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