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古裝劇,偶像劇居多,小鮮肉小花們美則美矣,但是卻少了很多的靈魂。
說到古裝劇的天花板,還要追溯到幾年前了。
比如這幾部,如果大家劇荒,看它們就對了。
第一部:2015年《瑯琊榜》
作為正午陽光的得意之作,《瑯琊榜》的大名不得不提。
這部劇和《父母愛情》《大江大河》《山海情》等劇一樣,都是正午的招牌劇。
2015年,這部劇播出的時候,拿下了飛天獎,白玉蘭獎和金鷹獎。
在豆瓣上,也有9.4分的高分,評分人數為70萬人。
在高贊評論區,有一位網友這樣說:
「它完美的詮釋了只要肯用心,有情懷,敢追求,哪怕是第一次拍古裝,也能把你們秒成渣渣。「
可見,拍攝古裝劇,用心,有情懷,敢于打破舒適圈,也是至關重要的。
電視劇有權謀,有情感,高密度的情節,絲絲入扣的表演,都讓網友們印象深刻。
侯鴻亮曾經說過,之所以將這部劇搬上銀幕,就是要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匡扶正義和人物內心的堅定力量」。
可見,電視劇的立意也是很好的。
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之外,電影的服化道和美術也是別具一格。
畫面,配樂大氣磅礴,每個人物的室內陳設,所有的內景也都是實景。
電視劇走心了,得到的回報自然也是豐厚的。
《瑯琊榜》在播出的時候,創下了收視奇跡。
還風靡到了韓國,打破了收視紀錄,很多韓國的影迷都穿著梅長蘇的一度,來到了象山影視城參觀。
電視劇的內容和故事雖然是架空的,但是卻讓觀眾們看到了濃濃的正劇范兒。
用了心,走了心,觀眾們自然是買單的。
如今,7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部劇仍然是古裝劇的天花板作品。
第2部:《甄嬛傳》
《甄嬛傳》是一部女性勵志的宮廷劇,講述了少女甄嬛從單純善良的少女,成長成為權謀太后的故事。
如果說其他的劇都是男人斗心眼,那麼這一部劇就是女性斗心眼。
劇情的名場面,名句都讓人印象深刻,直到現在都是一絕。
這部劇在播出之后,拿下了無數大獎,還風靡到了國外。
引發了一股甄嬛熱的浪潮。
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還是高達9.3分。
導演鄭曉龍,是最大的功臣。
他之前執導的《北京人在紐約》《紅高粱》等作品,也是膾炙人心。
如今,在古裝劇方面,他再次發揮了自己出色的導演能力。
不僅讓孫儷大紅大紫,還捧紅了蔣欣,熱依扎,譚松韻等一眾配角。
可謂是雙贏。
電視劇全員走心,演員們的表演也甚為精彩。
如果說《金枝欲孽》是宮斗劇的鼻祖,那麼《甄嬛傳》再次將宮斗劇提到了另外一個巔峰。
在《甄嬛傳》之前,大家看到的宮廷劇,侍衛和宮女在風中私會。
而在《甄嬛傳》中,卻極其嚴謹和保守。
第3部:《大宋提轄官》
這部劇大家可能知道的不是很多,尤其是年輕的觀眾。
在2005年,這部電視劇播出,創下了收視奇跡。
根據數據統計,這部劇第二周的收視率為7.85%,甚至超過了《新聞聯播》。
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了,幾乎是萬人空巷。
電視劇是一部古裝劇,情節設置非常巧妙,有點《犯罪現場》的拍攝方式。
本土化很成功。
電視劇從案件出發,拍出了紀實懸疑的路子,很受觀眾們歡迎。
一個個案件,都引人入勝。
由淺至深,越是到了后面,牽扯的案件更為復雜,也讓觀眾們有著深深的無力感,借古諷今,發人心醒。
值得一提的是,演員們的表演,都堪稱是一絕。
除了何冰出演的宋慈之外,即使是小配角,也都生靈活現。
郭達出演的光頭,也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從導演到編劇,再到演員,但很給力。
當然了,這部劇也并非是清一色的叫好聲。
也有爭議的地方。
有的人覺得劇情有點拖沓,也有的人覺得案件很「小兒科」。
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它的經典,它的真實和透徹。
如今再次回味,古老的案件也有了新的風采。
很樸素很美好的一部劇。
第4部:《大明王朝1566》
明確地說,張黎導演的這一部劇,應該是正劇了。
因為拍攝的時間過早,目前的資源清晰度也不是很高,但是這部劇是真的將人性和權謀玩到了極致的一部劇。
每一個場景都充滿玄妙,台詞也是句句珠璣,很具有含金量。
不管是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都值得無限回味。
幾乎是前無古人,也體現了古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前,這部劇的評分高達9.7分。
15年都無法超越,堪比是電視劇版的《霸王別姬》。
高贊評論區,有網友這樣評論這部劇。
「劉和平寫的台詞,一個字都改不了。」
「中國電視劇不行缺的并不是好演員,而是好編劇和導演。」
可見,這部劇的成功,幾乎是全員走心。
故事設定到了明朝嘉靖15年,嘉靖、海瑞、嚴嵩德國一個個性情各異的歷史人物,圍繞著他們,引出了很多的深刻問題。
每一個人物都極盡真實和立體。
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很給力。
相比較現在動不動就注水的古裝劇,《大明王朝》真的是只剩下了良心。
45集的劇作,沒有一分鐘的浪費鏡頭。相比之下,《瑯琊榜》《甄嬛傳》都拿不到第一。
如果你沒有看過這部劇,就有點遺憾了。
你最喜歡哪一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