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納征禮上的這些細節,竟暴露了盛家兒女一生的命數。
知否拿華蘭納征禮做開篇,絕對是憋了不少信息量在里面。其中最大的一場群像戲投壺賭雁,更是直接把盛家兒女們的一生,都濃縮了進來。
首先就是女主明蘭,本來小明蘭是家里最透明的一個小孩,事事隱忍不出頭。可一看到對自己好的大姐姐,要在聘雁一事上吃虧,她就再也忍不住了。這一次冒尖出頭并不是偶然,她日后即使更加藏拙守拙。
但遇到重要的人有事時,她還是會義無反顧的出手。余嫣然的金簪子,淑蘭婚姻遇人不淑,張大娘子難產生子。
每次都是盛明蘭不顧一切的出頭相助。她和顧廷燁的緣分就更妙了,顧廷燁看出情況不對,就特地慢慢讓步輸給了明蘭。後來到了馬球會上,他為了讓嫣然如愿,又一次輸給了明蘭。在婚后兩人還說過這樣一段對話。
可見倆人的緣分是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呀。
再就是墨蘭,她的人生宗旨其實早在這次投壺中就體現出來了。長楓被人忽悠比賽投壺,結果聘禮都輸了大半。墨蘭看到后覺得丟人,干脆回了后院不去宴席上了。
而在後來的私通事件里,墨蘭為了自己得臉,更是直接拋棄了全家人的顏面。這種自私的性子真是從小到大都沒變啊。
而處在風暴中心的長楓就更明顯了。
他之所以會輕易的被忽悠去投壺,正是骨子里的那股自負導致的。
這也對應上了在長大之后,他因為莊學究的一句夸贊就驕傲自滿。
結果科考名落孫山的情節。還有他在投壺一半時害怕到放棄,和後來在馬球會上的臨陣脫逃一模一樣。
如蘭和長柏就比較簡單了,前院投壺鬧得那麼大。
如蘭依舊在后院「沒心沒肺」的蕩著秋千。長大后她也是很少操心家里的事,日子過得舒舒服服。長柏在接完聘禮以后就回屋看書了,也正是此份努力,讓他日后的仕途平步青云。
另外華蘭的婚姻也通過這只聘雁體現了出來。聘雁寓意著幸福美滿的婚姻,此次納征禮上,幾經波折險些失了聘雁,好在最后明蘭贏了回來。這不正好對應上了華蘭出嫁后,忍辱多年最后又重獲幸福的婚姻嗎。
不過盛家的這一系列胡蝶效應,還要歸功到一個人身上,她的心眼子也是不少呢。
大娘子開篇一通嘴炮真是罵到點子上了,因為這個袁家大郎袁文純,他真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華蘭的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不和順,她一個通判家的女兒,能嫁入忠勤伯爵府確實風光。但面子是有了,里子卻沒跟上。對面家里多少是有一點看不起盛家的,所以剛納征就來了個下馬威。
本來下聘禮這事應該是雙方父母對接的,盛袁兩家當時也確實是說好了的。
結果到現場成了袁文純來下聘。這不就等于在說,盛家的家長和袁家的兒子一個輩分嘛,這也太欺負人了。而且他們能臨時做出這種事,無非是仗著自家有權勢有地位。
盛纮不過是一個地方小官。
而且親事已經說好了,盛家若是這時候出去鬧,那才是真的丟人。也難怪大娘子能氣成這樣,這還沒入門就開始打壓人了。等過了門,華蘭的日子是真不敢想。
只可惜大娘子是歪樓第一人,本來在理兒的事也能讓她吵歪了。盛纮心里肯定也不痛快,只是礙于顏面不能直接發作。現在大娘子又怨天怨地,把氣都撒在盛纮身上。盛纮也只能順著她的話去哄她,最后的結果自然就是不了了之。
然而盛纮可以大度放過這一次,袁大郎卻覺得他們軟弱可欺。在宴會上得寸進尺,慫恿同行的顧廷燁跟長楓比投壺。
想要贏回聘雁,下了盛家的臉面。要不說袁大郎憋著一肚子壞水呢。
他在路上偶遇顧廷燁以后,聽說順路,就直接帶進了迎親隊伍。一來可以攀附上寧遠侯府嫡子,畢竟顧廷燁未來是非常有希望襲爵的。二來顧廷燁不是袁家人,平時又招貓逗狗習慣了。讓他去搞事情,既能投其所好,又能撇干凈自己。投壺賭雁這事,可以說是袁文純一早就計劃好了的。
而華蘭對投壺一事的態度,也是把盛家的臉面放在第一位。
可見她是個不想惹事習慣息事寧人的。因此在成婚以后,夫家看不上,娘家又好面子,華蘭的生活才會那麼艱難。
不過關于投壺賭雁一事,顧廷燁其實也暴露了許多秘密出來,你都發現了嗎?
為什麼小秦氏能捧殺顧廷燁這麼多年不被發現?看投壺賭雁一事你就明白了。
許多人都只看到明蘭與顧廷燁投壺,建立下了美妙的緣分,卻完全忽視了另一件事。這場引起盛家胡蝶效應的罪魁禍首之一,正是他顧廷燁。看似瀟灑的一場投壺比賽,其實暴露了他身上不少毛病。
顧廷燁小時候的成長過程,受了很大一部分小秦氏的影響。在外面流傳的謠言,以及他身上的一些劣質品性,都是小秦氏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
首先就是顧廷燁不會識人。小秦氏的偽裝非常成功,顧廷燁在她手下養了這麼多年愣是一點也沒看出來。
這次來揚州也是一樣,袁文純熱情接納了顧廷燁進入下聘隊伍。
又三言兩語地哄騙他去投壺做賭。可背地里,袁文純已經在盛紘面前,把這個鍋完全甩到了他身上。這個識人不明的毛病一直伴隨著他長大,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就是又一個大坑。
另外小秦氏還把顧廷燁捧的天不怕地不怕,即使是到了皇宮大內也毫不收斂。
這次到了盛家的聘禮宴會上,顧廷燁依舊很傲慢。他絲毫沒顧及盛纮這個主人家的顏面,對長楓說的話輕描淡寫卻極具嘲諷性。雖說侯爵府比揚州通判高了不是一星半點,但這下意識的桀驁也太無禮了。
不過好在他心地不壞,看出來此事對盛家不太妥以后,也愿意盡快結束比賽。
最后最影響顧廷燁的一點,就是他不善辯解。投壺結束以后,他通過燕云十六州堪輿圖結識了長柏。然而長柏并不喜歡這個破壞宴會的不速之客,最后是顧廷燁以亡母起誓才得到了原諒。
但此事是袁文純挑起的,顧廷燁大可以解釋清楚,偏偏笨嘴拙舌的起了個大誓。小秦氏散播的那些謠言,也正是因為顧廷燁不善辯解才愈演愈烈。顧家大郎也是通過這一點,一直拿捏著顧廷燁和顧爹之間的父子關系。一直到顧爹吐血去世,顧廷燁都被一家子人算計的有苦說不出啊。
通過這三點不難看出,小秦氏對顧廷燁的捧殺已經根深蒂固。偏偏顧廷燁還是個不會說話不會識人的,也只能默默忍受著這些惡名,始終無法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