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妃把朧月送回了永壽宮,甄嬛歡喜,卻傷心地看著朧月離開。
沈眉莊勸,朧月萬一撞到肚子上,就不好了。生孩子前,還是跟敬妃一起住比較好。
太后也勸甄嬛:既然已經回宮,以后就當沒有甘露寺這回事。甄嬛卻不明白。
直到甄嬛見了端妃,她才知道,皇后看似幫她,卻在害她。
端妃清醒
朧月根本不和甄嬛親近,甄嬛痛苦萬分。
她忽然想起,那天的早會上,端妃低得不能再低的頭。
就像甄嬛因為純元故衣,被幽禁在碎玉軒。忽然回憶起,端妃初次見她,多看了她一眼,更是恭喜皇上「又得佳人」的話語。
于是,甄嬛早上忙完,就來找端妃。可端妃剛起床。
看到是甄嬛,端妃馬上起來。
兩人笑嘻嘻地互相行禮。
甄嬛夸端妃多年不見,氣色見好了。端妃也趕緊讓座。
甄嬛卻打量著端妃。別人都想去她那參觀好豪華的裝修,端妃卻不稀罕。
端妃: 有了溫宜,這漫長的日子就好打發多了。要不然,這一年年地熬著,連個盼頭也沒有。
甄嬛苦著臉:姐姐真是好福氣。我的朧月卻不愛搭理我。
端妃:敬妃心疼朧月,更勝于我心疼溫宜。到底是打出生就養在身邊的。朧月自然要與她親近些。眼下敬妃的心不安哪。
將心比心。如果要是現在襄嬪活過來,找我要回溫宜,我也是萬般地不情愿啊。
潛台詞:不能生孩子的女人,一旦領養了孩子,那就是當親生的養的。一旦養出感情了,怎麼可能會放手呢?
甄嬛沉默了。我這個親娘的苦,又有誰能體諒呢?
端妃: 敬妃是個明白人,可是再明白的人,她也禁不住一個情字。更何況是母女之情。
甄嬛抬頭看端妃,+1,我也深陷其中。
端妃:你不在宮里的時候不知道,那一年, 朧月病了,敬妃幾天幾夜都沒有合眼,要是那個時候,朧月留不住了,只怕敬妃也要傷心死了。
潛台詞:敬妃把朧月當命根子。就怕一時照顧不到,孩子會難受。
甄嬛理解了朧月對敬妃的重要性。自己照顧,可能也就是這個程度了。
現階段朧月不親她,不抱她。 她只盼著朧月認這個娘就行了。
端妃也肯定了甄嬛這個親娘的付出。生下朧月的三天里,殫精竭慮,哪一點不是為她一輩子,做盡了打算?
端妃作為局外人,很清楚兩人都愛女心切。
可現階段,不是接回朧月的時候。就算你思女心切,那也得忍耐呀。
更是站在宮斗角度勸說:
你現在是以鈕祜祿氏的身份入宮,莞嬪甄氏的女兒你要少沾染,才會少些閑話呀。
潛台詞:莞嬪是廢妃,你卻是高貴的鈕祜祿氏。如果出現問題,皇后馬上就要收拾你啦。
端妃一字一句都發自肺腑。清醒而且充滿善意。
甄嬛臉上終于有一絲的笑容。她明白了端妃選擇和她一起對抗皇后。
皇后宜修布的局
我們再回顧一下,當初皇后布的局。
笑面虎宜修說: 到底熹妃是朧月的生母。
這話錯了。莞嬪甄氏才是朧月生母。熹妃是四阿哥的生母。
你這個養娘再親,到底也比不上人家親娘。
這句也錯了。皇上不承認甄氏是朧月的母親,一直讓大家統一口徑,敬妃就是朧月的母親。哪里有養娘一說?
但為什麼宜修能得逞?
甄嬛和敬妃都是善良的人。當初甄嬛托孤,敬妃說會把朧月當親生女兒養。甄嬛說:你就是親媽。
敬妃卻很感恩,她愿意讓朧月知道,甄嬛是生母。只要能讓她繼續養閨女就行。
皇后又肯定了甄嬛懷孕很辛苦。
要多歇息,少走動。能免的禮數就免了吧。
她就是想讓甄嬛回想起,懷朧月、生朧月的辛苦。讓她忘記現在身份,激起要回朧月的斗志。
她讓甄嬛少走動,就是怕有人提點鈕祜祿氏甄嬛。她是弘歷的生母,不能沾染菀嬪甄氏的女兒的。
而安陵容看不透皇后布局。還助攻:有了四阿哥和公主,就是湊成了好字。這是人人都學不來的福氣。
對于聰明人的布局,簡單就會奏效。多了就是畫蛇添足。
皇后怕甄嬛因為安陵容的話,明白她不是朧月生母,所以,她才會早點結束早會。
其實,她不用擔心。
敬妃和甄嬛已經深陷母女情里,兩人下午就斗起來啦。
敬妃時刻準備著
從端妃那里回來,甄嬛看到,敬妃不打算跟她打招呼,她就假裝沒看見。
敬妃卻讓朧月給熹妃娘娘請安。朧月太可愛啦。
甄嬛蹲下去,笑臉著說,額娘抱你去玩好不好?
朧月又躲到敬妃身后了。
敬妃解釋,孩子玩興頭了,不愿讓人抱的。就為了讓朧月和熹妃回去住的話,哭鬧了整整一天。就讓她在咸福宮再住幾日吧。
甄嬛沒有像上次那樣難過,還能保持笑容。
直接告訴敬妃, 姐姐的孩子,自然是跟姐姐住在咸福宮里,我不過想領她玩耍一會兒罷了。
敬妃將信將疑,假意邀請甄嬛一起去喂魚,但甄嬛覺得她不是情愿的,就拒絕走開了。
不經意間地流露的母女情,讓甄嬛的話打了折扣。
敬妃繼續深陷局中, 皇后一句幫她保住朧月,她就合作了。告發了蘇培盛和槿汐的對食,狠狠地將了甄嬛一軍。
總結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講的是:下棋的人,往往對局勢認識不清,容易被迷惑,旁邊看下棋的局外人,卻能看到全局,看得更明白。
就算當事人,原本也是個明事理的人。
但總有在意的事情。一旦深陷其中,就像走進迷宮一樣,很難走出來。
遇到難事,還是需要多找幾個靠譜的人,討論一下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