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離宮后,甄嬛是如何避免被皇后趕盡殺絕的?

小九 2022/12/17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人好奇「甄嬛離宮后,皇后為什麼沒有對甄嬛趕盡殺絕?」,之前,我已經從皇后的視角分析過她為什麼沒有弄死甄嬛。

這次想從甄嬛的角度分析一下這件事。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問出這個「甄嬛離宮后,皇后為什麼沒有對甄嬛趕盡殺絕?」的問題,就已經暴露了問這個問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一維的。

當然,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

一方面,習慣通過表象去判斷強弱,比如看到離宮的甄嬛處于弱勢地位,皇后一人后宮獨大就是強者,所以強者弄死弱者就是合情合理的;

另一方面,習慣把局面和問題簡單化,比如看到皇后和甄嬛之間有爭斗,就認定皇后勢必是要弄死甄嬛的。

的確,皇后做事是狠絕,連自己的親姐姐純元也敢殺,但她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

如果細看,就會發現,皇后雖然墮胎,但是她不怎麼殺妃嬪,也只害死了純元而已,因為孩子和純元都是影響她權力利益的關鍵。

而且,皇后所處的位置,除卻有權力,她也受限,所有的問題都是正反兩面,是復雜的多維的,不是一維的。

所以,皇后即便是作惡殺人,也是有作惡成本的,再說細一點,就是她要考慮投入產出比。如果不弄死,就能達到目的,干嘛還要弄死人呢?畢竟弄死人要投入的成本和承擔的風險更大呀,何苦呢?

另外,更重要的是,甄嬛也不是吃素的,她不是處在弱勢地位隨便任人拿捏的傻白甜。

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一個人真正的強弱狀態不是靜止的,也不是表象的。真正的強弱其實是一個人能量的強弱。

如何理解這種能量呢?

就我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私以為, 這種能量是一個人運籌和盤活的能力,是一個人的內在支撐力,是一個人對全局和自我的掌控。

因此,從更深層面來看,皇后并不是處于絕對強勢地位的那個人,甄嬛也并非處于弱勢地位。

從誤穿純元故衣之后,甄嬛的確是從云端跌落,但是她一直沒自暴自棄(除了對皇帝徹底失望),一直都在復盤局面,努力做最好的應對。她的處境從長遠來看,沒有更糟,因為她基本上已經為自己做了所有能做的事。

從思危、思退,到后來聽說果郡王沉尸黃河,她開始思變。這就可以看出甄嬛向來喜歡走活棋,表面上和皇帝一刀兩斷,但實際上她很多事情都沒做切割,反而趁機加強了聯系,比如給朧月起小名叫「綰綰」,和純元的小字同音,給朧月雙重加持。

皇后料定甄嬛不愿意再轉圜,其實是對甄嬛的誤判,甄嬛從誤穿純元故衣那時候就已經從拒絕做純元替身轉變為把純元當作自己的加持了。

這種轉變不是因為甄嬛多聰明,心胸多寬闊,而是我之前寫過的,「形勢比人強」,她甄嬛沒得選。

有個細節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誤穿純元故衣被禁足碎玉軒之后,甄嬛第一反應是懷疑崔槿汐的忠心,說崔槿汐效忠的不是自己,而是純元皇后。但是主仆兩人一番交流,最后的結果是甄嬛對崔槿汐說:「槿汐,我不該疑你。」

甄嬛是個很現實的人,這種困境下,能抓住的資源已經非常有限,崔槿汐究竟是因為什麼效忠于她,她其實并不在意了,因為她當下離不開崔槿汐的助力,她必須要守住自己團隊的火苗,這也是她最終一番試探之后帶崔槿汐出宮的原因。

如果非要問,甄嬛怎麼能預判崔槿汐能幫助她以后能回宮呢?

這個甄嬛自然是預判不到的,她只不過把自己能把握住的東西都把握住,以備人生不時之需。我身邊就有這類人,他們總有這種盤活和運籌的意識。

有的人遇到困境了,可能就是兩手一攤,真的困境了,但是有的人遇到困境卻會第一時間盤算當下還能干點啥。甄嬛就是后者,也往往都是這樣的人才會很快地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在甘露寺修行的甄嬛并沒有停止努力,一招苦肉計,徹底讓皇后放松了警惕。

皇后不是就想看甄嬛喪失斗志,活得像螻蟻一樣麼?那麼甄嬛就讓她看到。

其實這也變相說明了,甄嬛從這個時期已經開始和皇后這個勁敵在交手過招了。

后宮雖然已無甄嬛,但后宮到處都是甄嬛的傳說。

當然,這也伴隨著皇后對甄嬛的低估,皇后也處在作為勝利者的信息繭房里。就如祺貴人拍皇后馬屁說的這句:「所謂生不如死就是如此。」

在皇后等人看來甄嬛是生不如死了,但是放眼全局,甄嬛反而是完成了一次優劣勢大逆轉。

對皇后黨來說,這時的甄嬛不是沒有威脅了,而是從明處轉向了暗處,成了一個實打實的暗敵,而皇后等人則在明處,是甄嬛的明敵了。

這個轉化皇后自然是意識不到的,因為她的格局就在整個后宮里,認定只要把甄嬛從牌桌上趕下去,甄嬛就抓不了牌,沒有機會了。但甄嬛不這麼看,她認定只要皇帝心里還對她還有牽絆,她就有上牌桌的機會。

誰能想到,皇后恰恰就是后來那個親手把甄嬛拉回牌桌的人呢。

只有甄嬛離開那個局,局面才有可能會轉化。

這總讓我想起自己多年前的一段職場經歷:

當時我剛做管理沒多久,沒啥經驗,一心努力表現搞業績,沒想到被上面兩個領導聯合起來穿小鞋,還經常被他倆設局打壓,后來我一氣之下辭職,據說他們倆就開始斗,斗得很慘,其中一個人甚至主動找我聊天,說沒想到還是我這個人實在靠譜,不會背后暗算人。

是不是很好笑?

但這就是人性啊。

所以,甄嬛離宮是多麼明智的選擇。

當然,皇后是無法理解甄嬛這種行為邏輯的,甄嬛能以退為進,能割舍掉不切實際的期待。但是,皇后不行,皇后一直想得到她不得到的東西,比如皇帝的在乎和愛。

一個理性清醒的人,對一個心懷執念的人,誰的內在支撐力更強,顯而易見。

所以我說,不要只看表象的誰強誰弱,如果從這個維度看,心魔強大的皇后才是那個真正的弱者。

淺水喧鬧,深潭無波。

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看起來強勢,處在優勢地位,但不見得他就能抓住真正的機會,比如皇后,努力那麼多到最后竹籃打水;有些人看起來弱勢,貌似不堪一擊,但是他有強大的能量走出一個更好的未來,比如甄嬛。

而這階段的甄嬛給我們最好的啟示就是:

要學會用整體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就是看到我有優點也有缺點,別人亦是如此。而不是在頹廢時,只看到自己的短處,別人的長處,自己就更沒信心;也不是在得意時,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別人的短處,從而驕傲自滿。只有全面客觀地看,才能心平氣靜地去生活去工作。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