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身邊的大丫頭,大都覓得良緣,婚姻幸福。小桃、丹橘的夫家,都是簡單厚道的良善之家,且夫婿都是知冷知熱,懂得疼惜老婆的男人。 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是幸福美滿。她們嫁為正妻,從此不再為奴為俾。明蘭一直覺得,女人在這世上活著不容易,對于自己身邊的丫頭,大家相識一場,明蘭從不想虧待她們。再風光的妾室,也不如正妻有尊嚴。秉著這個原則,明蘭發嫁丫頭時,總是費心挑挑揀揀,她從沒有想過,讓她們給別人當妾室。但唯有若眉,明蘭身邊最有模樣,也是最有才情的丫頭,卻嫁給了一個「糟老頭兒」做妾。
▲ 有骨氣若眉被派到明蘭院里時,就已經被長楓給慣壞了。
身為丫頭,她不懂謹言慎行,反而一副心高氣傲,誰也瞧不起的派頭。若眉打碎了東西,明蘭只輕聲提醒她注意,她反倒不以為然,不過是個筆洗罷了,我在三爺屋里時,貴重物件不知道打翻過多少,也沒見三爺說一句。長柏來找明蘭,見若眉眼生,便多瞧了兩眼,誰知她嫌棄長柏目的不純,給他擺臉色朝他冷哼哼。長楓散步到暮蒼齋,對若眉好言關心,沒想到她也張口嘴就臭,被攆出來也不會死,三爺不必掛心。王若弗料理暮蒼齋的歪風邪氣時,不可一世的若眉,自然也挨了一頓板子。在可兒被趕回原屋時,若眉卻不愿意回到長楓屋里。一頓板子,讓若眉有了清醒。她模樣好,還會點詩詞文章,正是長楓喜歡的類型。當初被長楓捧了兩天后,就自以為很了不起,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她雖然心高氣傲,但總算心里不糊涂。不像和她同來的可兒,一心一意指望著長楓,妄想將來給他做姨娘。
她雖然心高氣傲,但總算心里不糊涂。不像跟和她同來的可兒,一心一意指望著長楓,妄想將來給他做姨娘。若眉心里清楚,長楓沒擔當,別看他跟可兒情深義重,但可兒回去后,遭林姨娘毒打一頓,發配到粗使婆子房里時,長楓卻半句話都不敢說。若眉的爹是落第的秀才,落魄還不忘記納妾。若眉跟著做妾的娘,從小受盡了苦頭。她爹一過世,那正妻就把她們母女賣了,害得她和娘骨肉分離,從此無法相聚。 我絕不做小,便是吃糠咽菜也認了!正是若眉的這句話,讓明蘭敬佩她還有些骨氣,不忍看她回去受林姨娘的罪,就好心留下了她。事實證明,若眉沒有回到林棲閣,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可兒幾個月后就沒命了,而她成為了明蘭得力的丫頭,還跟著陪嫁到了顧府。
▲ 自詡清高跟著明蘭的若眉,身上的傲氣改了不少,她聰明伶俐,肚子里有些墨水,做事穩妥又盡責,很讓明蘭放心和滿意。明蘭從宥陽回來時,見若眉把暮蒼齋收拾得十分妥當,便著實嘉獎了她幾句。丹橘見她被夸,好心說了一句,妳果然是個好的。沒想到若眉語帶譏諷,她比不得姐姐們會說話,只能孤零零守在這里,做點力氣活。雖然嘴巴不饒人,很不得人喜歡,但姐妹們的床褥,她都提前收拾好了,念在她人好的份上,眾人也不跟她計較。若眉從不與丫頭們玩鬧,只愛一個人吟詩自娛。若眉的傲氣雖少了,但骨子里的清高沒變。 明蘭知道她心高,但對她很放心。因為她知道避嫌,只要顧廷燁在,她從不露面。
明蘭兩口子鬧矛盾時,鞏姨娘的丫頭,瞅機會給顧廷燁送「關懷」,結果被打了三十板子。鳳仙姨娘進府時,原本帶了四個丫頭,後來一個被當場打死,一個被打了個半死,沒過多久也咽氣了。鳳仙姨娘也被嚇得半死,病了好幾月起不了床。對于這些人,若眉本就看不起,仗著自己生得好些,成日里往顧廷燁身邊湊,很不自重自愛。自作孽,與人無尤。對于那個被打的丫頭,她沒有絲毫的同情,反而滿是輕蔑和不屑。在若眉的心里,顧廷燁是行伍粗人,不如那讀書人性情溫善,懂得憐香惜玉。幸虧夫人得老爺喜歡,不然也很可憐。 所以若眉的避嫌,一是畏懼顧廷燁的粗魯暴虐,二是她壓根就瞧不上,只懂舞槍弄棒的侯爺。若眉不對顧廷燁動心思,她還以此訓誡小丫頭,做丫頭的心里有了別的念想,還叫主子當自己人看待嗎?
她以燕草的例子告誡她們,不要揣有小心思,急吼吼地想著后路,咱們夫人雖厚道,但也不是好糊弄的。 若眉若一直這樣做得好,也行得好,那她將來十有八九,會有一個幸福的前程。
▲ 自甘為妾當若眉跪在明蘭面前,自請去伺候公孫先生時,明蘭看不懂了。因為若眉曾跟她說過,即使吃糠咽菜,她也絕不做妾。當初的誓言猶在耳,才短短幾年時間,她卻跪在明蘭面前,愿去給別人做妾,牛馬一生。明蘭為免她一時沖動,以至于將來后悔,告訴了她兩件事。
第一,公孫先生納妾后,明蘭會把她的身契交到先生老家的夫人手上。第二,公孫家的侄媳婦進門后,公孫夫人會來京與先生團聚。到時若眉生下的孩子,定會由夫人撫養。若眉的做妾,是存了心思的。她原本想著,以明蘭的大度,會放了她的身契,給她風風光光地辦一場。到時候,以侯府夫人陪嫁丫頭的名頭,又得侯府夫人的風光送嫁,公孫先生怎麼著,也要礙著侯府的情面,大大地善待于她。只要公孫先生把她當成寶,她拿下了公孫先生,還愁擺不平,一個鄉下來的黃臉婆嗎?可惜,她的如意算盤徹底打錯,明蘭所擔心的,就是她將來仗侯府的勢,不把鄉下來的主母放在眼里,才有了第一條。而第二條就很簡單了,公孫先生本不想納妾,但為了子嗣原因,才不得以納妾。但又覺得愧對妻子,怕孩子將來不敬嫡母,才提出來的。
所以,公孫中意若眉,并不是對她有情,或若眉多優秀,只不過她的知書達理,能安分守己,省了麻煩。公孫先生的年紀,都能做若眉的父親,若眉選擇嫁給他,當然不會是因為愛,這一點,明蘭打死都不相信。 明蘭說的兩件事情,其實也是讓若眉清醒,她存的那些小心思,別人早看出來了。明蘭和公孫先生,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的聰明才智,不是若眉肚子里的幾滴墨水,就可以擺平的。▲ 明蘭的態度若眉一意孤行,還是嫁給了公孫先生為妾。在婚事的操辦上,若眉就先吃了一頓苦頭。既然是做妾,那就按做妾的章程辦。公孫先生不喜歡俗禮,且生性淡泊乖張,巴不得一切從簡,讓若眉悄悄進門了事。幸而明蘭堅持,說服公孫先生辦了幾桌酒,與原來的姐妹熱鬧了下。
向來自詡清高的若眉,難免心里不痛快,便跟身邊丫環抱怨了兩句,卻引來了一眾人等真相送禮。老頭非常生氣,幾乎就要退婚了。他毫不客氣地斥責若眉,不求妳賢良淑德,連區區口舌都管不住,果是藤木不堪為梁柱。若眉沒有想到她求來的夫君,如此乖狂不通情理,不免既悔又羞,哭了好幾日。至此之后,若眉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只允許她負責起居,連書房也不讓進去了。明蘭得知其境遇后,卻也只問了一聲,并不過問其他。明蘭發嫁丹橘時,不僅放了她的身契,還著意風風光光辦了一場。 對丹橘的婚事熱情,對若眉的婚事,卻如此冷淡,明蘭真的是厚此薄彼嗎?
若眉若不選擇做妾,明蘭也必會如此待她。畢竟作為陪嫁丫頭,尋常丫頭不能同日而語。對女子而言,有做正室的機會,絕不會選擇做妾一途。況且若眉曾經,還因她娘是妾受過委屈。明蘭看人透徹,此時怎會不明白,若眉做妾的真實原因。當初的林姨娘,也是放著正頭娘子不做,偏要給盛纮做妾,究其原因,不過是為了富貴榮華。若眉眼高于頂,自以為憑著容貌和才情,必會像林姨娘一樣,讓公孫先生寵妾滅妻,過上比正室風光的日子。可惜人與人不同,公孫先生雖年齡比盛纮大,可他沒有盛纮,半點憐香惜玉的心。 當初,明蘭留下若眉時,說了一句話: 人有傲骨是好的,可不該有傲氣。
有傲氣的人,表面氣勢囂張、目空一切,實則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缺少一定的教養和修養。若眉就屬于這種,她不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常常看輕別人,抬高自己,所以她的失敗是必然。而人的傲骨,是從里而外的,是志氣、自信,也是原則,更是頑強不屈的性格。那時候的若眉,說絕不做妾,是真的,因為她在長楓那里,感覺不到自己的重要,長楓于她,不過是一種色欲。之后在明蘭屋里,她感覺到了被重用,她以為明蘭待她,與待別人不一樣,因為她覺得自己,就是跟別人不一樣。所以不知不覺間,她開始心思活躍了。她以為自己,把主子伺候得很好了,就可以靠著她的情分,來達到想要的目的。有傲氣的人,很容易在有點成功時,被迎面撲來的贊揚、奉承,引發得飄飄然,分不清東西南北。
若眉這種人,可能經得起打擊,但經不起重用和贊揚。這一次,明蘭真的是看走眼了。另外再說一點,要想謀求幸福,需要先認清自己。認清了自己,就容易認清別人。 不高估了別人的情分,也不高估,自己在別人心里的地位,這樣彼此都了解,幸福也就好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