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顧廷燁和明蘭成婚后,是分府另住的。于是,要辦一場「開府宴」。
為了這場宴會,卻讓聰明的明蘭愁壞了。甚至,她還憂心忡忡的對顧廷燁說:
那麼,這個「開府宴」究竟暗藏了多少玄機,讓機敏聰慧的盛六姑娘,如此擔憂?
古人的「開府宴」,是一門大學問
原著中,盛家有三個未出嫁的姑娘,分別是:嫡次女如蘭,庶四女墨蘭和庶六女明蘭。而她們因為跟著不同的長輩生活,日常學習的內容也不同:
如蘭:跟著親娘王大娘子學管家,看賬本;墨蘭:跟著母親林姨娘,學詩詞歌賦;明蘭:跟著主母盛老太太學習道理規矩,最主要的還是跟著房媽媽學女紅。
所以,對于辦「開府宴」這種事情,對于明蘭這個小庶女來說,并不擅長。雖然,盛老太太曾經教過明蘭一些。可是,盛老太太對明蘭的規劃是:
于是,明蘭惆悵了。
對于「宴會」,其實講究是很多的:
宴會的賓客安排:要將有親的放在一起,要將有仇的分桌安排。于所以,光把宴會的場面辦氣派了不算牛,你還得知道高門大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且,還要安排各家帶來的丫鬟、婆子和小廝,以及車馬的停放; 收禮的講究:對于來「送禮」的人家,不能回絕,卻也不能全收。因為,害怕其中有一些人不懷好意,如果是今后拜托主家幫忙辦事還好,就怕胡亂攀附關系,借著顧家的名頭,辦壞事; 回禮的講究:若是人家送來的禮原封不動的退回去,意思是‘別來煩我,我跟你不熟’,若是收下禮物后,迅速回贈一份同等價值的禮,意思就是‘需要保持些距離’,若只稍稍回送一點意思意思,表示愿意接受對方的善意。
而此時的顧廷燁,是朝廷的新貴,皇帝的寵臣。所以,顧家的宴會,更是暗藏玄機!
顧家「開府宴」上的「五大」玄機
明蘭是庶女出身,所以,這個「開府宴」,從一開始恐怕就有好多人等著看笑話。而且,這個「開府宴」還暗藏了「五大」玄機:
1、凸顯盛家人的長袖善舞
盛家,一直標榜「以詩書傳家」,所以,盛紘要求子孫不能喝酒打牌外加賭博。而明蘭的「開府宴」的名單上,有爵的紈绔和軍營里的兵魯子比較多。難免安排籌子,箭瓠,簽筒,酒令牌等酒桌玩意兒。
所以,明蘭比較擔心盛紘和長柏會覺得無趣。然而,明蘭的這些擔心,都是多余的:
表情嚴肅的長柏,就與表情更加嚴肅的符勤然和裘恕坐到一起,端莊肅穆的談起話來,不知道的人瞧見,還當他們是在開追悼會。而盛紘則和五老太爺‘一見如故’了,從年少苦讀到成家立業,最后到子女教養。最后,盛紘的真誠,讓五老太爺眼眶發熱,頓時把盛紘看作知己。
可見,盛家的興旺,離不開盛紘和長柏負責的長袖善舞。不管開頭是什麼樣,總之結尾總是能結交一些「好友」,順帶擴充人脈。
2、對于「危機」,明蘭巧妙化解,讓眾人高看「庶女」
原著中,在明蘭的宴會上,給顧廷燁塞妾的甘夫人出現了。而她的一出場,就大咧咧的跟明蘭說: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鳳仙。其實,原著中的鳳仙是甘夫人的老公甘將軍,賽給顧廷燁的。而且,鳳仙來到顧廷燁身邊,明蘭與顧廷燁還未成婚。
只是,顧廷燁不僅沒有搭理過鳳仙。甚至,還把她晾到一邊。所以,甘夫人急了,選擇在宴會上,逼迫明蘭將鳳仙領出來:
宴客場面,作為主家的明蘭,是斷然不能發火的,更加不好和賓客爭執;甘夫人這時提出把鳳仙領出來,明蘭是剛成婚的小媳婦,臉皮薄,作為主家又不好推脫,只能答應;若是鳳仙出來,甘夫人領著她在眾人面前一見禮,那就算過了明路,成了顧廷燁名副其實的妾了,而這麼隆重場面認下的妾,可以稱為貴妾了。這其中的利害關系,明蘭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明蘭答應了,還說了一通話,巧妙的化解了危機:
明蘭的這一番話,說的都是事實。而且,哪怕是過了明路的妾室,也不過是大戶家了供養的「玩應兒」,上不了台面,于是,甘夫人氣的的渾身發抖。
不過,明蘭這樣巧妙的化解了「危機」,也讓周遭的貴婦們,不敢小覷了她。
3、逃不出妯娌關系的小沈氏,遷出英國公與沈家的爛賬
皇后的妹妹小沈氏,雖然剛來京城不久,卻在京城貴婦圈里,混得明白。于是,在明蘭的開府宴上,小沈氏出了大力氣。
不過,小沈氏看見了婆家的嫂子,就蔫了。就連一旁的袁文纓都說: 「好厲害的嫂子喲,比婆婆還威風呢。」
對于小沈氏怕嫂子這件事,明蘭和袁文纓表示不解。最后,壽山伯夫人給她們兩個講了京城的混亂人際關系:
小沈氏的娘家嫂子,是英國公的嫡女;英國公嫡女,奉旨嫁給了沈國舅,就是小沈氏的哥哥;小沈氏的哥哥又娶了原配的妹妹小鄒氏,做妾;小鄒氏被封了五品宜人,在沈府后宅,處處與英國公嫡女作對。而英國公救過小沈氏的公爹鄭老大人。于是,形成了這樣的混亂局面,鄭老大人的大兒媳婦對于沈家縱容妾室,欺負英國公家嫡女,很少不平。
同時,也為后續英國公、沈國舅與鄒家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4、趁著開府宴,顧家人「站隊」,如蘭更點破顧家人的「厚臉皮」
明蘭的「開府宴」,自然是少不了顧家人的。
而此時,顧廷燁沒有襲爵,顧家人還沒有意識到危機。而且,顧廷燁是皇帝寵臣,于是,在開府宴,每個顧家人都有小心思:
四房的炳二太太,上來就當著賓客的面要沾光: 「燁二兄弟如今可出息了,皇上親賜奴仆銀兩幫著立府,可是天大的恩典!將來可得提點提點自家兄弟,好叫咱們也沾沾光。」這時,炳二太太的嫡親婆婆訓斥了她:
于是,明蘭對四老太太一笑,并在心里盤算:寧遠侯府從來不是鐵板一塊,顧廷燁如今正當權,自然會有人靠過來。只看哪個聰明的,知道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出頭了。
而四老太太是一個,四老太太的大兒媳婦煊大太太也是一個。至此,顧府「站隊」的人員,已經明確。
可是,炳二太太并不沒有就此消停,她竟然提出要搬來和明蘭同住:這話一出,顧府的女眷們都對炳二太太生了怨懟,煊大太太拽扯了她的胳膊,說: 「你胡咧咧什麼呀?公婆尚在,你往哪兒搬呀!」可是,炳二太太卻裝糊涂地說: 「那咱們這房都搬過來不就是了?」
于是,連一向斯文的四老太太,都要開口大罵。
這時,我們的如蘭小可愛開口說話了:
其實,在這樣的宴會上,炳二太太是有不對。可若四老太太真的開口罵了炳二太太,就是觸了主家的霉頭,也讓明蘭的面子不好看。
更讓打算看熱鬧的小秦氏傷了顏面,于是,她忍不住對炳二太太怒目而視起來。
最后,炳二太太終于熄了火。而顧家的四老太太和煊大太太也明確的站了隊。
重頭戲——《琉云翹傳》,為曼娘的瘋狂做了解釋《琉云翹傳》是原著中的一出戲,不過也是真正發生過的事情:
而顧廷燁初次見到,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時,她就唱著《琉云翹傳》。于是,在顧廷燁外出時,小秦氏把朱曼娘帶進顧府時,明蘭曾問朱曼娘:
明蘭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影視劇中的朱曼娘是為了榮華富貴,拋棄了顧廷燁。而原著中的朱曼娘更加瘋狂:
攀附侯府公子顧廷燁后,用計謀生了兩個孩子;每天勸說顧廷燁脫離侯府,自立門戶;為了向顧廷燁表真心,帶著昌哥跑去戰場尋找顧廷燁。曼娘也的確景仰琉璃夫人,處處想學她。而對于曼娘的所作所為,顧廷燁更是內心直冒冷汗:
如果說影視劇中的曼娘,是為了榮華富貴,才做出一系列瘋狂的事情,還可以理解的。
那麼,原著中的曼娘,則是為了一個執念,而癲狂。
編后語:看似一個簡單的「開府宴」,暗藏的玄機卻是不少的。因為,開府宴」是明蘭的「成人禮」,更是明蘭生活的分水嶺:
而顧廷燁的「自立門戶」,也是從開府宴,正式宣告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