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甄嬛傳》主要講述了臣女甄嬛一路升級打怪,斗敗華妃年世蘭,斗垮皇后宜修,最終成為太后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嬪妃,外表「吃貨」一枚,天真爛漫,實際心機連甄嬛都自嘆不如,她就是淳貴人。
淳貴人原名方淳意,十四歲進宮,被封為淳常在。進宮以后,淳常在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吃。
正因為如此,皇后宜修和華妃斗得如火如荼,拉攏這個嬪妃,陷害那個嬪妃,卻都沒把淳常在算在內。
甄嬛入主碎玉軒,本是和淳常在同在一宮,可淳常在卻沒出現打個照面。甄嬛裝病避寵,淳常在倒馬上聽從皇后安排去了別處。
等到甄嬛得寵,淳常在馬上請求搬回碎玉軒,并即刻去見甄嬛。望著甄嬛桌上的點心垂涎不已,并給甄嬛留下了天真無邪的印象。
甄嬛因此把她當成妹妹一樣的疼愛,兩人的友情也迅速升級,趕超了甄嬛和安陵容的情誼。
皇上來訪甄嬛,淳常在不顧崔槿汐阻攔,執意闖入并成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一句「臣妾都17了」,當夜就得到了皇上寵幸。
自此,淳常在成了甄嬛的跟屁蟲。不僅隨時出現在甄嬛面前,更為甄嬛出言頂撞其她嬪妃。
一次出去放風箏,淳常在去搶飄落的風箏,正巧聽到華妃買賣官位一事,被曹貴人發現,扔石子警醒華妃,淳常在因此被周寧海溺斃在荷花池中。
那麼,為什麼說淳貴人心機連甄嬛都自嘆不如?看這三點就明白:
第一點:不顧崔槿汐阻攔,執意進門
淳貴人明知皇上在甄嬛處,并且還有崔槿汐阻攔,卻執意闖入,只為引起皇上注意。
第二點:表面維護甄嬛,實際為其樹敵
富察貴人說起甄嬛的蜀錦鞋太過奢華,淳貴人故意說是皇上賞的,為甄嬛樹敵。
第三點:明知華妃賣官,故意駐足偷聽
當淳貴人聽到華妃賣官,不離開卻駐足偷聽,只能說明她心機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