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小說想要拍成電視劇,為了凸顯人物性格和劇情需要,總是要做一些改變。
不過,對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來說,電視劇這「六處」的改編,比原著更有人情味!
愛子情深的顧廷燁,四處尋找昌哥
原著中,顧廷燁在迎娶明蘭前,原本的計劃是讓明蘭收養昌哥。可是,曼娘不肯。所以,在顧廷燁承襲爵位后,曼娘求顧廷燁把昌哥接回侯府,顧廷燁對曼娘說:
因為,要把昌哥留給曼娘,顧廷燁怕昌哥長大后,受人蠱惑,將來威脅自己的嫡子,就提前將做了安排:
而且,昌哥兒將來不得以顧氏子孫自居,也不能分到侯府和父親的半分產業—— 類似于提早逐出家門。
而且,明蘭從寧遠侯府把蓉姐接回來時,顧廷燁并沒有讓明蘭照顧蓉姐,反而把蓉姐交給秋香,讓她們一起住在蔻香苑。
對于這樣的安排,顧廷燁還對明蘭解釋道:
電視劇對這部分內容修改后,顧廷燁變成了一個愛子情深的好父親。不僅把蓉姐放在明蘭身邊撫養,還為了尋找昌哥,帶著蓉姐浪跡天涯。
甚至,在成婚當天晚上,顧廷燁就對明蘭說:
電視劇版本的這樣修改,立刻把侯府貴公子顧廷燁變的有血有肉。而不像原著里,把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
明蘭為救夫婿,敲了登聞鼓
原著中,顧廷燁是真的去打仗了。只是,在打仗的時候,傳來與英國公一組的顧廷燁,因為冒進搶功,不僅折損了幾員大將,還敗退至和營山求涪嶺。
是曼娘跑出來,懇求明蘭去官場上尋些助力,為顧廷燁求情。不要因為此次兵敗,讓皇帝殺了顧廷燁。
對于把戲文當真的曼娘,明蘭大笑著對她說:
其一,如今大軍傾巢而出,哪里還有旁的軍隊?其二,西北重鎮,軍國大事,輕易連文官也打聽不得,何況我一個婦道人家?其三,迄今為止,圣上并未有任何旨意下來,連御史都未開口,我求哪門子的情是沒禍惹禍罷!電視劇則將此片段修改為:顧廷燁被小秦氏和王家陷害入了獄,為了營救顧廷燁,明蘭對顧廷燁開展了一系列的營救:
扮成張大娘子的丫鬟,進宮為顧廷燁求情;讓皇家看在自己冒死送詔書,顧廷燁拼死勤王救駕的情分上,饒過顧廷燁;敲登聞鼓,為顧廷燁喊冤。可見,明蘭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為——關心則亂!
王大娘子千里護明蘭
原著里,大娘子被康姨母攛掇給盛老太太下毒后,就去了宥陽家廟,乖乖的為盛老太太祈福。
就連長棟的小媳婦繡巧都在心里嘀咕: 婆婆王大娘子,長年待在老家家廟中,替體弱的老太太祈福。很詭異的說法。
電視劇對此情節進行了修改:康姨母過世,王家和小秦氏狀告顧廷燁殺害命婦康姨母。于是,皇帝把顧廷燁送去吃牢飯了。
被送到宥陽的王大娘子,百般求盛紘和盛老太太來看明蘭,見到明蘭的第一句就是: 「明丫頭,如今你究竟是怎麼想的啊?」
然后誠懇向明蘭道歉,并說了自己的想法:
「這一路上我細細打算了,萬一顧廷燁被奪爵后和離,那團哥就是罪臣之子了。」
王大娘子知道這樣說不穩妥,但是還是對明蘭說,做了母親,就該多為孩子考慮:
還勸明蘭說,等風頭了,明蘭還能與顧廷燁再續前緣。而明蘭做的一切,也都是為倆孩子,顧廷燁會理解的。
王大娘子的一番話,雖然有些「逆耳」。可是,句句都良言。而且,這樣一番操作,不僅符合王大娘子耿直的性格,還彰顯了正室主母,在大是大非前的氣派。
如果換做林姨娘,恐怕會扔出一封「與盛明蘭斷絕關系」的聲明來。
顧廷煒依舊是顧廷燁的忠實粉絲
原著中,顧廷煒受母親小秦氏的攛掇,也有了奪嫡的心思。于是,在京城第二次大亂時,帶著一伙人來強攻侯府。失敗后,劉大人的妻子向明蘭說了原委:
顧廷煒為在第一波清剿亂軍時,就被亂箭射死了。
電視劇里,顧廷燁是顧廷燁的忠實粉絲。知道母親小秦氏一直針對顧廷燁,他還會維護顧廷燁,和母親鬧別扭。
在小秦氏第二次火燒明蘭時,顧廷燁殺回京后,顧廷煒高興的跟母親小秦氏說:「二哥他沒死,他沒死!」
小秦氏知道后,崩潰不已,顧廷煒繼續對小秦氏說:
「母親,我也說二哥哥好來著,又不是我讓您和二哥哥作對的,再者說我也沒讓您替我圖謀什麼啊。」
在電視劇的結尾,顧廷煒和顧廷燁一起在祠堂里,描匾額。
邵氏沒有負明蘭
原著中,小秦氏第二次火燒明蘭時,邵氏用一對鐲子收買了明蘭身邊的碧絲,問出了團哥的藏身處。然后,她帶著嫻姐去找了團哥。
甚至,蓉姐受傷,團哥受驚后,邵氏還在心里盤算:
電視劇版本中,對于小秦氏第二次火燒明蘭時,邵氏雖然沒有出手相救。但是,也沒有傷害團哥性命。
所以,在大團圓的畫面里,邵氏在逗弄團哥,也算一家和睦了。而且,對于顧廷燁和顧廷煜的所有恩算,也算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賺足淚水的英國公救女
原著中,張大娘子生產時,的確喊出了—— 爹,女兒盡孝了!
不過,英國公沒有把女兒帶回家。只是病了幾日,就恢復了工作。并且,在皇帝想安慰他時,他卻搶先一步說:
短短幾句話,將后宅兒女恩怨上升為國事:
將女兒嫁給沈國舅,張家本來是不愿意的。女兒嫁過去后,被一個小妾欺負,也只能忍著。 因為,張家人在盡忠!和親是皇帝的意思,沈家也同意了。可是,沈家處處優待妾室,慢待張氏。 這是對圣意不滿,私下報仇!
于是,沈國舅受圣旨申斥,罰俸一年,并閉門思過三個月。不過,小鄒氏沒有被趕出去,只是被長了嘴,關了一段時間。
不過,為了家族,英國公夫人還是對剛剛生產過的張氏說:
對于此處,電視劇版本中,在張氏喊出「 爹,女兒盡孝了!」后,英國公先是不知所措。緊接著,這位鐵骨錚錚,只流血不流淚的沙場老將,因為愛女心情,竟然直直的跪了下去。
在屋里傳來「生了,生了 」,他知道女兒闖過女人最難的生產一關。他又站起來,哈哈大笑。然后,對著沈國舅說:「把小鄒氏趕出門去」。
可是,沈國舅依舊為小鄒氏求情。英國公只能讓沈國舅出具和離書。然后,抱著女兒離開了。
沈國舅自然不能讓英國公離開,愛女心切的英國公對沈國舅說:
一字一句都透露著英國公的愛女心切,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事后,英國公怕受了委屈的女兒,不愿意再和沈國舅過下去,還跟她說: 「女兒啊,你若是不想回去,我們就去稟明官家。」
編后語:很多熱度很高的小說作品,被改為電視劇后,不僅會因為劇情需要,對大篇幅的內容進行刪減,甚至,還有改變一些劇情,讓內容看起來很不連貫。
而電視劇版本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僅對小說內容做了合理改動,還讓整個劇情更有人情味了。
對此,小編不得不說一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真是良心劇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