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與甄嬛之間的對決,究竟誰更勝一籌?
弘歷曾幾次試探過甄嬛,登基以后更是迫不及待地威脅這個養母,他的心計甄嬛真的比不上嗎?
四阿哥究竟用過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手段呢?
在遇到甄嬛之前,弘歷一直都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母親只是一個低賤的婢女,也早早就離世了。
皇上不寵愛他的額娘,連帶著對這個兒子也沒什麼感覺,因此在他的童年時期,他都過得小心翼翼且萬分懂事。
而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無非會形成兩種較為極端的性格,一種是自卑膽小,只會忍受欺凌,另一種則是敏感隱忍,心計深沉,很顯然弘歷就是后者。
而他使用過的心機,從第一次見甄嬛的時候就展露出來了。
因為之前弘歷一直養在圓明園,所以甄嬛從未見過,這一次甄嬛跟著皇上來圓明園避暑,這才第一次知道還有個四阿哥。
此刻的弘歷正跪在殿外求見皇上,炎炎夏日看著就令人心疼,甄嬛一心軟,就吩咐蘇培盛給他做碗解暑的湯。
跪在地上的弘歷回頭看了眼甄嬛并沒什麼反應,卻偷偷將她的名字與容貌給記了下來,因為甄嬛剛走不久他就追了上來,還鄭重地給甄嬛行了個大禮。
而這里的弘歷,反應很讓人奇怪。
他是這樣行禮的:「兒臣給莞娘娘請安,莞娘娘萬福金安」,隨后又跟自己的奶娘介紹:「這位是莞貴人。」
就連甄嬛也覺得好奇,兩人明明是第一次見面,他怎麼知道我就是莞貴人呢?然而接下來弘歷的一頓馬屁拍的甄嬛心花怒放。
不僅一口一個兒臣,還說覺得甄嬛無比親切,按理說能來到圓明園的嬪妃都是當下得寵的,弘歷想要找個依靠,故意與甄嬛套近乎是正常現象。
但是他卻從頭到尾都沒搭理過一旁的安陵容,就連甄嬛表明安陵容身份的時候,他也只是給了個面子,行了個彎腰禮,很顯然安陵容不是他巴結的對象。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弘歷這樣區別對待呢?
答案很簡單,他早就已經打聽好了宮中誰受寵、誰不受寵,所以才拼盡全力巴結甄嬛,緊接著他給甄嬛使了個眼色,將身邊所有的人全給支走了,就連從小撫養他的奶娘也不例外。
弘歷可憐巴巴地跟甄嬛一頓傾訴,大體就是皇阿瑪為什麼從不關心他,甄嬛聽后果然心疼無比,還對他開導了一番。
雖然此時的弘歷耍心機不是為了要害誰,但是他的城府卻不容小覷,絕不是同時期的甄嬛能比的,可能這時候就連甄嬛都不知道自己被套路了吧!
弘歷的心機究竟有多深?他給三阿哥挖坑的手段不簡單,妳看懂了嗎?
其實四阿哥悄悄試探過甄嬛幾次,有一回弘歷與弘時都在養心殿外等著皇上問功課,甄嬛與弘歷談話的時候,弘歷開口問了這麼一句話:
「三哥是長子,他會不會當皇帝啊?」
他問的這句話一方面的確是想知道答案,但是另一方面是想試探甄嬛的口風,因為弘歷也會猜測,甄嬛作為當今盛寵的嬪妃,有沒有可能知道點內幕呢?
不過甄嬛卻坦誠地說了不知道,接下來弘歷說的話讓人細思極恐:「可是六弟是額娘親生的,皇阿瑪也最喜歡,所以他會,只要六弟當了皇帝兒子就高興了。」
在外人看來,弘歷一定是個不爭不搶、待人真誠的人,所以才會說六弟當了皇帝他就會高興的話,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在弘歷的心中,雖然甄嬛多次教導自己,但肯定還是更偏向自己的親生兒子,不管換成任何一個嬪妃,都會選擇扶持自己的兒子登基。
所以他的這番話顯然就是在試探甄嬛,看看甄嬛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甄嬛聽到弘歷的話后并不驚訝,而是帶著一種了然于心的笑意,一個能在后宮殺出一條血路的妃子,心計已絕非昔日能比,她早就識破了弘歷的小心機。
于是甄嬛在這里給弘歷吃了一顆定心丸,告訴他「自己不喜歡弘曕當皇帝」,弘歷聽到以后果然笑開了花,顯然得到了滿意的答復。
當然了,弘歷對甄嬛雖然耍過心機,但是目的都不是為了迫害誰,而他給弘時挖坑的全過程,才讓人拍案叫絕。
甄嬛用孩子扳倒皇后以后,卻發現皇上并沒對其處罰,于是甄嬛暗示了弘歷幾句,弘歷秒懂,轉頭就去套路弘時了。
弘歷故意提起八王爺的生辰,還對弘時說八王爺現在削爵囚禁,生不如死,隨后又挑唆弘時去給八王爺求情,理由是能保全皇上的千古名聲,不會被人議論手足相殘。
弘時向來頭腦簡單,還帶著稀里糊涂的善良,當即就覺得弘歷說的有道理,竟然真的去皇上面前給八王爺求情了。
果不其然,弘時的話一說出口就引得皇上大怒,直接將他給踢出了皇儲之列。
而弘時的倒台,也就意味著皇后也徹底沒了機會,此時的弘時怎麼也想不通,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只能說弘時為人不壞,卻實在不適合當帝王,注定不是弘歷的對手。
四阿哥與甄嬛之間充滿套路,為什麼還能友好地結盟?
那些年嬛嬛與弘歷之間擦出的火花,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弘歷對甄嬛的第三次試探,是在他受封寶親王的時候,他受封以后高興地跑去給甄嬛請安,起身后就隨口提起:
「可是六弟還沒有受封親王。」
此時的皇儲之爭已經展開,現在除了弘歷之外,甄嬛所生的弘曕也有不少的支持者,所以弘歷特意提起弘曕,就是想試探甄嬛,有沒有想扶持親兒子的意思。
甄嬛的回答簡直是智商滿分:「六阿哥還小,而且額娘希望,他的親王之位會由妳來封。」這句話直接給弘歷吃了一顆定心丸。
那麼這幾段看似普通的試探對峙,甄嬛究竟高明在什麼地方呢?
這些年來,甄嬛也算是看著弘歷長大,怎麼對付弘歷她已經是信手拈來,所以在面對弘歷試探的時候,她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撇干凈。
皇儲之爭不是一個妃子能決定的,所以甄嬛從未給過他任何想推他上位的暗示,只是告訴他自己不想讓弘曕繼位。
其次就是把弘曕撇干凈,只有弘歷明白弘曕不是他的敵人,才能保證弘曕的安全。
最后還要再給他吃顆定心丸,讓他知道自己在他與弘曕之間,一直堅定不移地選擇他,這樣才能讓他放下戒心,踏踏實實站在甄嬛的陣營中。
很顯然,弘歷比起甄嬛還是太嫩了!
而最后一次試探發生在弘歷登基之后,不過這一次不僅僅是試探,還帶著威脅,弘歷用一段姜氏寵愛幼子的典故,提醒甄嬛時刻警醒。
不過甄嬛是誰,一個殺遍后宮的女人,直接順水推舟讓弘曕認祖歸宗,解決了弘歷的擔憂,一舉兩得。
所以這對面和心不和的母子,為什麼充滿著火藥味還能友好的結盟,不過因為兩人壓根就沒有真正的利益沖突。
與其說甄嬛扶持了弘歷,不如說是兩人相互成就,甄嬛有信心能掌控弘歷,而弘歷對甄嬛也無不帶著感激與真心,這就是他們能共同進退的原因。
一開始的弘歷是伙伴、後來是依靠、最后是仰仗,如果沒有弘歷,恐怕甄嬛的巔峰之路也不會這麼順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