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急了還咬人。四阿哥帶著朧月去陪甄嬛吃飯。
敬妃擔心失去閨女。就被剪秋趁機策反了。
皇后得到重要情報,蘇培盛貼身收著槿汐的瓔珞。她推斷,兩個人在結對食。這是不允許的。
她喊來端妃,三個人一起去永壽宮。
皇后:我本來不用來的。但是因為你是朧月公主的生母,又懷著身孕,有些事情不能不顧及你的顏面。所以,我叫了端妃和敬妃,一起過來走一趟。
宜修這是虛張聲勢,證據不足。她只能邊走邊看。想看看甄嬛是否會自亂陣腳。
甄嬛笑臉問: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請娘娘明白告知。
皇后:我身體不適,病了這幾個月了。什麼事都有心無力。所以都撒手,交給了端妃和敬妃操勞。端妃的身子一向就弱,而敬妃帶著朧月公主,也是自顧不暇,難免有些紕漏。
她在突出自己重要性,這件事我非管不可。
皇后:后宮安寧關系著前朝的平靜,所以我不能不格外小心。可是今時今日,咱們眼皮底下竟出來這樣的事。還出在你宮里。所以,不能不震怒。
甄嬛看到宜修不回答問題,她再次請皇后明示。
宜修不看甄嬛,把頭扭向另一邊:明朝宮中,常有宮女與太監私相交好,稱為對食。
逐漸狼狽為奸,結黨亂政。明朝江山大半毀于此。所以, 本朝治宮嚴謹,對食的事很少聽到。可是,今天在眼皮子底下,就發生了。
立馬讓剪秋把蘇培盛那里的瓔珞遞給甄嬛。問她:你可認識?
甄嬛:這個東西,看起來眼熟得很。這瓔珞的手藝,倒像是槿汐的手法。
皇后肯定地說:你真有眼力!正是崔槿汐的東西。
其實, 蘇培盛在慎刑司挨打都沒有說出崔槿汐。皇后一開場才會說那麼多的廢話。甄嬛說得好像,她直接改成了肯定句。她太需要繼續查下去的理由啦。
甄嬛竟然還能笑出來。都這麼大年紀了,自己的東西還管不好。我一定好好教訓她。
皇后:主要是蘇培盛一直貼身帶著。崔槿汐已經給看管起來了。也不需要你去管教了。直接讓敬妃作證。
敬妃:前幾天,我和熹妃、惠嬪去看端妃。正好碰上蘇培盛給我們請安。結果從蘇公公的袖口里,掉出了這個東西。 宮女的東西,是不能被太監貼身收著的。
甄嬛卻說: 單憑一個瓔珞也說明不了什麼。或許是槿汐丟了,正好叫蘇培盛撿到了。還打算日后還給她呢。
皇后:可是柳葉合心是什麼意思,你應該知道的。
「 柳葉合心」:柳同「留」,有留住對方心的意思。上下心的形狀,合在一起。就是永結同心的意思。
皇后:今天既然來了,未免落人口實,也為了徹查, 少不得要查查崔槿汐的房間。
皇后這是要尋找更多鐵證。
甄嬛:槿汐是我身邊的人,就不用皇后娘娘動手了。我自己來就行了。
皇后:你有了身孕,怎麼好做這樣的事?再說, 你也要避嫌才好啊。
直接派了剪秋和繪春去查。 不要錯失,也不容放過。
她更讓3個人都坐著等。
繪春直接在梳妝台的抽屜里發現了紅盒子。上面有兩個人一起玩的圖片。皇后看后,直接說是穢亂后宮。
這兩個人,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為了防上行下效,不能不處置他們。
甄嬛行大禮:槿汐是我身邊的人,不如交給我來處置吧。
皇后:熹妃身邊的人,就是后宮的人。后宮的人,我就不可以坐視不理。 在宮中服侍的人,必須自身檢點,存天理,滅人欲。才能安心侍主。否則還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亂子來。
直接讓甄嬛以大局為重。
甄嬛依舊在行禮。 娘娘是太后、皇上眼中的賢后,又為后宮眾人所敬仰,想必娘娘一定會秉公處置。既能保住皇家顏面,又能清肅后宮。
甄嬛這是提醒皇后。這個度如果把握不好,是會有很多后遺癥的。
皇后:自然。我是六宮之主。會秉公處理,安人心。讓甄嬛好好安胎,就趕緊走了。
敬妃走了,還回頭。她知道這事鬧大了。
浣碧一臉擔憂,你不怕嗎?
甄嬛當然怕了。剛才還有笑容,此刻眼睛有點發紅。但她卻意志堅定, 我若是害怕,由著她拉下槿汐,下一個就是你,再就是我自己。一個都跑不了。
如果換成是宜修遇到類似的事情,肯定會犧牲對方。但甄嬛更重情重義。
浣碧分析:槿汐現在被抓了。這件事要是鬧大了,該如何是好?一旦傳出,不僅槿汐今后沒法做人,就連小主的清譽也會受影響。
但甄嬛寧愿委屈自己,也要救槿汐。
這個時候,是我的名聲要緊,還是槿汐的性命要緊。無論如何,我一定要保住槿汐。
在皇上眼里,如果甄嬛真的舍不得崔槿汐,可以讓內務府再挑個更好的。
連崔槿汐自己都愿意守口如瓶。讓甄嬛不要管。都做好了犧牲的打算。
但甄嬛卻勸她,死是最容易的事情,一脖子吊上去就完了。可真這樣做了,就是 親者痛,仇者快!不值得。
放棄槿汐很容易,皇后也想她這麼做。但甄嬛卻選擇了最艱難的保全之路。
甄嬛心里依舊保有一絲的善意。讓她能夠溫暖到身邊人。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伊索曾說:「 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覺地把自己也一起毀滅了。」
宜修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別人,最后活成了孤家寡人,斷了自己的后路。
甄嬛遇到真心待她的人,選擇風雨同舟,身邊多了很多朋友,熬過了許多難關。
愛出者愛返,愿我們低谷時,依舊有人能夠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