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中,很多女子的悲劇都是由皇帝的一時好奇鑄成。
比如傾慕果郡王的葉瀾依,就因為在馬場上的驚鴻一瞥被雍正看上,被強行納入宮中,徹底失去了自由和愛情。
而甄嬛的妹妹玉嬈也差點因為酷似純元墜入無邊苦海,好在有姐姐的鼎力相助和慎貝勒的勇敢示愛,才僥幸壓制了皇帝的占有欲。即便如此,過程也極為兇險,差點就功虧一簣。
而嘴上滿口「成全」的皇帝,并不甘心放棄,他為了防止玉嬈有孕,非常陰險地設置了三道阻礙。
最愛年輕的「純元」
在《甄嬛傳》中,后宮受寵有一條最直接的「流量密碼」,那就是在長相、性情或者技能上和純元皇后有幾分相似。
安陵容有類似純元的歌喉,所以能借此受寵。 而甄嬛則憑借三分相貌和七分性情成為了「純元模仿大賽」的第一名,獲得盛寵。
根據原著的描述,甄嬛之所以能「莞莞類卿」,是因為她的母親在長相上和純元有七八分像,以至于甄遠道一直不敢讓自己的妻子進宮,以免被皇帝看上。
既然甄嬛的母親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那肯定不止甄嬛一個人能遺傳。
事實上,她的親妹妹玉嬈甚至比甄嬛還長得像純元,小小年紀就是美人胚子,連甄嬛都提到過覺得妹妹比她漂亮很多。
不過甄嬛入宮的時候,玉嬈還只有十歲,雖然她也進過一次皇宮,但是一個小孩子并沒有引起人注意。
在此之后,甄嬛就因為「純元故衣」事件引發了皇帝的不滿,甄家也因此遭逢大難。
等到甄嬛以熹妃的身份重新回宮并順利誕下龍鳳胎之后,甄家才從東北的苦寒之地回到京城。這個時候的玉嬈已經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其傾城之姿再難遮掩。
此時的甄嬛已經在宮中有了極高的地位,自然可以把妹妹接進宮來居住。
而玉嬈也在入宮后遇到了真命天子慎貝勒, 兩個人因為誤會而相遇,又很快被對方的才情和性格打動。
就在有情人將成眷屬的時候,他們愛情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出現了,這個人正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后者在「滴血驗親」的時候匆匆一瞥,就瞬間喜歡上了玉嬈。
在電視劇里,玉嬈出場的時候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在甄嬛陷入危機、四面楚歌的時候,她帶著關鍵證據登場,一舉扭轉了頹勢。即便沒有那張和純元頗為相似的臉,也足以讓人動容。
仔細分析就能知道,劇中的雍正對純元的「深情」其實都是他自欺欺人的想法。
如果真的對曾經的愛人念念不忘,就不會喜歡上一個和她相似的女子,這是對過往情愛最大的褻瀆。
可惜,雍正不僅喜歡上了甄嬛,還對玉嬈也產生了強烈的感情。
這說明,他喜歡的并非是純元這個人,而是愛著純元時那個年輕的自己,說白了就是「占有欲」在作祟。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劇中的雍正喜歡的一直都是年輕版「純元」。
當他看到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玉嬈才會瞬間迸發出產生強烈的占有欲。哪怕甄嬛嚴重不滿,依然想盡辦法要得到玉嬈。
只是讓皇帝沒有想到的是,玉嬈并不是一個逆來順受、溫婉和順的性子,她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真愛的勇氣。
這一次,高高在上的皇帝使出了渾身解數,卻始終無法打動這個美麗的少女。
玉嬈明確拒絕
在對玉嬈發起攻勢之前,皇帝是頗有信心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尊貴無匹的身份,很少有女子會直接拒絕。
另一方面,他經過與甄嬛的相處,很清楚類似女子的需求,堅信可以打動對方。
但現實和皇帝的想象其實南轅北轍,玉嬈的性情和甄嬛有著很大的不同,她是一個說一不二,認定了一件事就絕不妥協的性子。
在皇帝出現之前,玉嬈已經和慎貝勒兩情繾綣,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個人。
而且甄嬛的經歷,讓玉嬈早早就看透了皇家的虛偽和薄情,對于所謂的寵妃地位更是有著非常直觀的認識。
所以她早早就立下誓言,未來嫁人一定要做正妻, 絕不考慮做別人的妾侍,即便那個人是皇帝。
最重要的是,玉嬈和甄嬛之間有著非常深厚的姐妹情誼,她絕對不會做任何一件傷害姐姐的事情。
在她的眼中,皇帝永遠都是姐夫,不會也不可能變成任何其他的身份。
從一開始,玉嬈就有意避開和皇帝單獨相處。哪怕后者詢問和她有關的問題,玉嬈在回答的時候也會把話題引申到甄嬛身上。所以,雍正還沒有出手,就先碰了個軟釘子。
但此時他并沒有放在心上,還以為玉嬈這樣的大家閨秀識大體、懂禮法,在有意避嫌。
雍正并沒有因此退縮,反而是變本加厲地開始追求玉嬈,不斷地進行試探。
他先是在和姐妹倆聊天的時候,用開玩笑的語氣,狀似不經意地提到可以讓玉嬈進宮為妃。
這次暗示先是被甄嬛強勢打斷,接著玉嬈也站了出來,不僅機智地堵住了皇上的所有話頭,還斬釘截鐵地回復: 「姐姐喜愛的,臣女不會沾染半分。」
看著姐妹倆的態度都如此堅定,皇帝選擇先就坡下驢,表示自己只是隨便開個玩笑,千萬不要激動。
他決定采取迂回的手段,先贈送一些玉嬈鐘愛的物件,表達自己的偏愛。
可沒想到的是,他贈送的《秋浦蓉賓圖》不僅沒有討好玉嬈,還成為了后者和慎貝勒關系突飛猛進的重要道具,實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眼看著禮物攻勢沒起到效果,皇帝直接使出了大招,利用深情攻勢來打動這個女子。
他在和玉嬈聊天的過程中剖白了自己的情愫, 還不管不顧地把貼身玉佩贈與玉嬈,用以體現其情真意切。
然而,玉嬈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再表示不愿意入宮為妃。皇帝在屢次挫敗后,內心之中逐漸有了退卻之意。
在一旁觀察許久的甄嬛認為時機已到,她特意在皇帝心灰意冷的時候,安排他看到了玉嬈和慎貝勒的幸福相處。
隨后又通過溫言安慰,讓皇帝暫時了斷了對玉嬈的念頭,放手成全這對恩愛情侶。
不過,聰明的甄嬛很清楚,皇帝只是被多次拒絕后傷了自尊, 他的放棄并不是長久的,必須盡早給玉嬈和慎貝勒定下夫妻之實。
因此,甄嬛借著給太后沖喜的由頭,請求皇上給慎貝勒和玉嬈賜婚,雍正思慮一番后,最終還是答應了。
事實證明,甄嬛確實對皇帝非常了解,賜婚的圣旨頒布后,雍正的占有欲就又死灰復燃。
只是圣旨已昭告天下,再無轉圜的余地,他只能選擇給玉嬈的婚姻設下關卡,讓后者子嗣艱難。
皇帝設下三道門檻
在《甄嬛傳》中,雍正的心機和謀算被不少人忽略了,他的智謀算計其實一點都不輸給甄嬛。 雍正給玉嬈設下的三道關卡非常隱蔽,不仔細看的話根本發現不了。
認真看劇的人都會發現,玉嬈和慎貝勒成婚之后,很長時間都沒有子嗣,要不是兩個人確實鶼鰈情深、你儂我儂,這段感情說不定早就完蛋了,皇帝的如意算盤真的有可能實現。
雍正為玉嬈設下的第一道關卡倒不是有意為之,而是之前對甄嬛遷怒后連帶而來的。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甄嬛因「舊衣事件」惹皇帝厭棄后,甄家也跟著倒了大霉,全家都被流放到了寧古塔。
年幼的玉嬈自然也跟著父母去了這個偏遠之地,所謂的寧古塔其實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它的別稱是「雪城」,即便是在苦寒的東北也是最冷的幾個地方。
在這樣的地方生活了很多年,玉嬈的身體早就被寒氣傾蝕 ,落下了病根。
即便回到京城后,溫太醫想盡辦法幫助她調養,但是依然留有隱患。這個隱患導致會玉嬈體虛氣弱,婚后難以受孕。
如果說這一道關卡是雍正的無心之失,那麼第二重障礙就是他親手設下的了。
在追求玉嬈的時候,皇帝曾經送給她一個貼身的玉佩,玉嬈幾次想要歸還,都未能成功。
而雍正賜婚的時候,把這枚玉佩當做了大婚的禮物送給了玉嬈,后者自然就不好再拒絕了。
而玉嬈不知道的是,這個看似華貴的禮物其實包藏著禍心,是導致她多年不孕的關鍵。
這塊玉佩是純元皇后的心愛之物,只是在她去世后,雍正特意把玉佩收在身邊,聊以慰藉。
而純元皇后當年是被親妹妹宜修害死的,她的很多貼身之物都被宜修用各種方法沁入了麝香, 這味香料對男子自是無礙,但是于女子的身體卻大有損傷。
雍正把這個玉佩送給了玉嬈,后者只能領情,甚至很多時候還必須把玉佩貼身佩戴,以示感念皇上的恩德。
接觸地多了,玉嬈也被麝香之氣所影響,本就有所虧空的底子愈發單薄,更難懷上身孕。
至于雍正為玉嬈設置的最后一個關卡,劇中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到過,但是有過不少暗示。
那就是給允禧的王府中增添美妾歌姬,為兩個人制造矛盾,讓他們的夫妻之情在一次次爭吵中逐漸消散。
而且雍正使用這個手段完全是合法合規,根本沒人懷疑他是蓄意報復。
大清入關之后,為了讓王族更多地孕育后代,特意規定了郡王在正妻之外還可以擁有兩個側福晉,同時還允許他們多多納妾。
玉嬈和允禧婚后必然面臨著「催生」的壓力,而雍正只需要在旁邊推波助瀾,以大清制度的名義催促允禧納妾就行了。 必要的時候,他還可以名正言順地賞賜給允禧一些美嬌娘。
等到姬妾入府后,即便玉嬈夫婦的感情非常深厚,年深日久之下也必然會產生齟齬,孕育子女的機會自然就越發渺茫。
通過這不起眼的手段,收獲了「豁達大度、成全佳偶」美名的皇帝輕輕松松就完成了對允禧和玉嬈的報復。
諸般算計皆成空
不過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讓雍正沒想到的是,盡管他使出了如此多陰暗手段,給玉嬈加上了這麼多的負面狀態,最終依然沒有破壞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這二人一直伉儷情深、相濡以沫。
而上天對玉嬈也是比較垂憐的,后者在度過了多災多難的前半生之后,不僅找到了命定的愛人,還在多番努力后, 最終擁有了和允禧的愛情結晶——一個可愛的小郡主。
女兒呱呱墜地后,夫妻二人都激動地熱淚盈眶。
而且兩個人也不用擔心無后承嗣,因為甄嬛早就幫他們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果郡王府遭逢巨變之后,允禮的兒子元澈驟然失去了父母雙親,淪為孤兒。甄嬛順理成章地提出讓玉嬈和允禧收養元澈的提議,很快便獲得通過,幾乎沒費什麼波折。
就這樣,允禧和玉嬈夫婦實現了兒女雙全的幸福婚姻, 周圍的親戚朋友自然也不好再提出「催生」的請求,否則便是給元澈難堪。
皇帝自然不愿意看到玉嬈夫婦就這樣和和美美地過下去,還想著繼續報復。
但是甄嬛早就恨毒了這個害了她一輩子的男人,于是她聯合葉瀾依暗中下毒,無聲無息間送皇上賓天。
而沒有了皇上的從旁作梗,玉嬈和允禧夫婦的感情從此一帆風順,再也沒有出現過波折。
從允禧終其一生只有小郡主一個親生女兒就能看出來他和玉嬈之間的感情絕對沒有出現變化。
哪怕他因為祖制的壓力有了其他的側室,但肯定也只是逢場作戲、敷衍旁人,否則肯定會有其他的子嗣。
結論
總的來說,皇帝看似包容的「成全之舉」下,一直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卑劣用心。
他不動聲色地為玉嬈和允禧的婚后生活設置了重重障礙,差點就搞得這對夫婦一生不孕,無后而終。
而玉嬈之所以能渡盡劫波、平安喜樂,和她正確的婚姻觀有著極大的關系。
在面對皇帝和允禧的時候,她沒有被權勢地位困擾,果斷地選擇了跟自己三觀相合、性情匹配的后者。
因為找到了正確的人,所以他們能度過生活的磨礪,擁有長久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