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皇后獲得的最后一道御賜品,揭開當年「斷髪事件」遮羞布

小九 2022/12/13 檢舉 我要評論

破案了!這對喜歡《如懿傳》的粉絲們可能不太友好!

歷史上扳倒「如懿」的真兇,竟然是「寒香見」!

繼后那拉氏斷發,全世界人都知道。

雖然繼后失寵最大的受益者是令妃,但扳倒繼后的卻是另外一個女人,她就是存在于各個影視劇中的香妃娘娘,也就是乾隆后宮的容妃和卓氏。

在《如懿傳》中,寒香見被迫入宮,只真心和如懿交好。可歷史上她倆的關系并不好,甚至是互相嫌棄。還存在著宮斗。

聞名朝野內外的「皇后失東珠」一案就是容妃主導的,和卓氏可不是個等閑之輩。

27歲的和卓氏入宮后,考慮到她對宮廷禮儀不熟悉,乾隆就安排她在繼后那拉氏身邊學規矩。

從后續事態的發展來看,這次學習兩人都不愉快,也在和卓氏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那拉氏十分看不上外藩進宮以及宮女出身的妃子,比如怡嬪,比如令妃,比如容妃,她們只要一犯錯,就會被那拉氏皇后針對。

《如懿傳》里渣龍為了討寒香見歡心費了不少功夫,歷史上同樣是這樣,

那拉氏聽說,乾隆為了給容嬪弄沙棗花引發了叛亂的時候,她為了打壓容嬪,就進言讓乾隆遠離容嬪,多親近賢妃。

這話傳到容嬪的耳朵里后,她決定徹底和那拉氏撕破臉。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影視劇中,容妃一直是柔弱美麗的女子,可人們不知道的是,在這樣的外表之下,卻有一副丑陋面孔。

「乾隆三十年,皇后失東珠。回后饞皇后。搜得東珠鑾儀衛卒家。后遂廢幽之冷宮。」

這是《熱河日記》中,對于「失東珠」一案的描寫,容妃告發繼后偷盜皇帝的東珠,后來在和那拉氏聯絡的侍衛家中,也搜到贓物東珠和相關信件。這讓人忍不住意淫,這侍衛不會是凌云徹那樣的存在吧。

在外國使者洪大容《外集燕記》也有記載,皇后失大珠,皇帝于當鋪索得,且在皇后宮中某侍衛身上,找到有皇后字跡的手札,皇后由此獲罪。

由這兩則記錄可以看出皇后偷東珠仿佛被坐實了,而朝鮮使者認為是誣陷。

雖說繼后是下五旗出身,可實在犯不上為了一顆東珠,而把自己置于萬難之地。再加上皇后是有使用東珠的權利的,既然能使用,為什麼要偷呢?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抓獲的這名侍衛沒有經過審訊,緊接著就被腰斬處死了,這事兒頓時就成了無頭懸案。而容妃這套說辭,無疑是向那拉氏發起宣戰。

自始至終,官方資料上都沒有明確記錄皇后「偷」東珠,可見,無論是民間還是外國使臣,不謀而合都在替皇后鳴冤,就連上疏力諫的刑部侍郎阿永阿,乾隆都對他褒贊不已,這再次證實了,皇后是這場案件中的第一受害者。

翻閱乾隆三十年的「上諭檔」和「寄信檔」發現,當年的閏二月,「失東珠」案也確有此事,只不過丟的是珍珠罷了。

而東珠和珍珠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尤其對皇家子弟來說,東珠是身份的象征,皇室對東珠有嚴謹的分類和存儲。甚至在乾隆年間,為避免流入民間,在海關處設置關卡進行檢驗。

有了這麼嚴格的審查,東珠是不會流失的,因此一國之后偷珍珠更不可能了,「東珠」失竊屬實荒唐,也就不為我們所熟知了。

不過這麼精彩的歷史冤案,《如懿傳》應該拍出來才夠精彩啊。

如懿斷發的催化劑,竟是寒香見在背后搞鬼

這個被影視劇魔改的寒香見就是歷史上的容妃,在《如懿傳》中寒香見被后宮的女人們視為「頭號公敵」,但是只有如懿除外。

自始至終,她對寒香見都像妹妹那般親切。知道寒香見被情所困,如懿幫她找來「墮了麼」藥。

知道寒香見不被其他妃嬪接受,如懿幫她在后宮安穩度日,但這些都只是影視劇的演繹,我們都被騙了,其實歷史上容妃和「如懿」的關系很差。

乾隆二十五年,和卓氏入宮,此時的那拉氏皇后還很得寵,后來和卓氏在她位下學規矩,兩人就成了師徒關系,那拉氏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還偶爾會推薦和卓氏侍寢。好色又喜新厭舊的乾隆很喜歡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女子,慢慢地和卓氏越來越得寵,但當時最得寵的還是令貴妃,而那拉氏的榮寵也不復從前,自此她和和卓氏兩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微妙。

影視劇中大多都是崇慶皇太后不喜歡「香妃」,但這其實和歷史上是有出入的,和卓氏第一次來到皇宮,順便帶來了祥瑞,宮中從南方移植來的荔枝樹上結出了200多顆荔枝。所以,不管是皇太后還是乾隆,對和卓氏都非常的喜愛。后來乾隆允許她在皇宮里穿自己本部落服飾,又請回部的大廚給她做喜歡吃的飯菜,還讓她在圓明園的方外觀做禮拜。由此可見,乾隆對其極為寵愛,不久后便晉升為容嬪。

或許是學規矩時被那拉氏「穿小鞋」,混出來的容嬪便尋找新的靠山,搞垮那拉氏行動正式開始。

乾隆三十年,那拉氏被容嬪污蔑偷盜東珠,而對于此事那拉氏卻沒有多少辯解,就被打入冷宮,這件事在歷史上也被乾隆抹得干干凈凈。

畢竟那拉氏這樣被人冤枉,老公還不給正名,擱誰身上都窩火吧,這就導致帝后關系開始破裂,也是引起那拉氏斷發的導火索,十五年的皇后生涯到此結束。

后來第四次南巡中的人除了已斷發的那拉氏之外,其他嬪妃都「站起來」了,容嬪被晉升為容妃,令貴妃被晉升為令皇貴妃,慶妃晉升為慶貴妃,這場戰役廢后那拉氏輸的很徹底。

對死后的富察皇后百般追憶,卻對如懿苛刻涼薄,乾隆為啥要這麼雙標呢?

她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敢和皇帝叫囂的繼后,15年的皇后生涯,那拉氏為乾隆生下了兩兒一女,陪伴乾隆的30年間,有過幸福快樂,但最終卻以斷發收場。

乾隆二年,那拉氏通過選秀進入寶親王府,嫁給弘歷為側福晉,比弘歷小7歲,相對于王府里其他的女人,那拉氏是最小的,也是最不受寵的,只因為最開始選中那拉氏的是公公雍正,而不是弘歷自己。

在那拉氏后來的歷程中也可以看出乾隆對她的冷漠。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薨逝,但乾隆遲遲不立后,還是在崇慶皇太后的催促下,才準備把那拉氏立為繼后。

剛開始的乾隆可能也裝著樣子和那拉氏甜蜜了幾年,畢竟誰也不能替代心中的白月光,就連乾隆給孝賢皇后的祭文中都提到,不愿意令她為繼后,喜歡那拉氏的只是皇太后。

可那拉氏上位以來風光無限,不僅陪皇帝江南巡幸、盛京祭祖,還去木蘭秋狝,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乾隆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所以后來那拉氏被「失東珠案」牽連,不給她恢復名聲,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乾隆根本不想替她做主。

直到乾隆三十年,壓倒那拉氏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現,乾隆南巡途中寵幸了江南女子,還不聽皇后的勸諫。

心灰意冷的那拉氏用斷發這一舉動,來發泄內心積壓的委屈和不滿,哪怕賠上自己的一生也在所不惜。

或許從一開始乾隆對那拉氏就是不滿意的,她不像孝賢皇后那樣深得朕心,就算努力做好一位賢后,也還是入不了乾隆的眼。

所以她用斷發來博取關注,繼后到廢后,短短五個字,概括了那拉氏悲涼的一生。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