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影視專欄
大陸明星
娛樂熱點
港台明星
明星正能量
情感生活
國際明星
国际新闻
全部
    
《知否》:留著差點害死女兒的元兇,其實里面藏著英國公夫人最【狠】的算計
2023/01/13

《知否》中,當家主母張大娘子臨盆在即,作為妾室的小鄒氏竟敢公然扣押太醫,差點害得張氏一尸兩命,讓觀眾看后恨得牙癢癢。

可是,張氏的親生母親,英國公夫人竟然沒對小鄒氏趕盡殺絕。

都說女兒是母親的命根子,但凡是一個母親,遇到這種人命關天的大事,都得為女兒出頭,更何況是名門勛貴的英國公夫人。

作為一等一的公爵夫人,她要能力有能力,要權利有權利,卻選擇放一馬,這就讓人費解了。

再刷《知否》才懂,原來這才是英國公夫人最狠的算計。

01皇帝賜婚

英國公,將門世家出身,年少參加武舉,奪得武狀元,後來更是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

新皇登基,根基不穩,需要前朝老臣的支持,而聯姻是最好的辦法。

英國公手握實權,是老牌貴族。不像齊衡家,靠著世襲爵位,只是虛有其名而已。

而沈國舅,既是從禹州跟隨皇帝的忠心老臣,又有著國舅的身份,所以他成了新舊臣聯姻的不二人選。

于是, 皇上下旨賜婚,張氏嫁給沈國舅

英國公不能駁了皇帝的面子,不得不將最寶貝的女兒嫁給沈國舅。

沈國舅更得按皇帝的意思,續娶英國公獨女張氏。

18歲的張氏出嫁前,一直被父母視若掌上明珠。

可是,自從嫁到沈家,就被妾室壓一頭,處處刁難,受盡委屈,與沈國舅的關系,也一直冷冰冰的。

就連沈國舅的妹妹小沈氏都說:

她也太高傲了!我知她瞧不起我們沈家,她英國公張家是名門勛貴,是開國柱石,她給我哥哥做了填房,是天大的委屈!

這兩年來,我哥就跟沒娶老婆似的,她連門也不開,人家也不走,恨不能叫滿天下的人都知道她受了委屈!

可見,張氏的委屈,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何況是身為母親的英國公夫人,自然更見不得女兒受苦。

經歷了難產的生死關,張氏直接被英國公帶回家。

英國公夫婦勸女兒,如果想要和離,就去城外的寺里住幾年,等大家都淡忘得差不多了,再接回來。

而張氏卻說:

台子都搭好了,唱戲的角怎麼能不登場,爹娘養我一番,難道我就不敢殺出去,另搏一番天地嗎?

說到底,張氏不是不想和離,而是不能和離,畢竟是皇帝賜婚。

公元前181年,呂后當權,把一個娘家姑娘嫁給劉邦第五子梁王劉恢。後來,呂姑娘毒殺劉恢的寵妃,劉恢寧愿自盡,也沒敢失婚。

可見,在古代,女子和離這樣的事,就算是普通人家也得掂量掂量,更別提是皇帝賜婚,那不就是變相打皇帝的臉嗎?

即便是皇帝眼下不怪罪,不代表以后心里沒想法。萬一因此被皇帝記恨,英國公家未來堪憂, 英國公夫人自然不敢冒這個險。

既然不能失婚,往后余生,張氏肯定還得繼續跟沈國舅把日子過下去。

可是,沈國舅的原配妻子大鄒市,不僅是他心中的白月光,而且是為沈皇后擋刀而亡,恩情便記在了小鄒氏頭上。

這樣一來,鄒家對沈皇后有恩,也就是對沈家有恩。為此,沈國舅又納了小鄒氏為妾,沈皇后還封她為誥命。

就這樣,沈國舅先是續娶英國公嫡長女張桂芬,又納小鄒氏為姨娘,一邊是皇權,一邊是恩情,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若是把事情做得太絕,逼死小鄒氏,張氏在沈國舅那里也就沒有了恩情。

因此,英國公夫人認定,如今放小鄒氏一馬,將來便是拿捏沈國舅的把柄。

所以,英國公夫人才說:

這次是個極好的機緣,不但除了一半禍患。姑爺此刻必對妳心存歉疚,這回他再來瞧妳時,妳可不許再給冷臉子瞧。為著孩子,妳也得服軟,該哭就哭,該說委屈就說委屈,該柔弱就柔弱,把人給我攏住了。

02將門獨女

張氏,作為劇中唯一的將門虎女,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盡管英國公之女的身份尊貴無比,可這也是她最大的悲哀,注定要淪為朝堂權謀的犧牲品。

《知否》原著小說中提到英國公有兒子,而且不只一個。可是,在影視劇中,英國公是沒有兒子的。

用英國公夫人的話說,自己是老蚌生珠才有的張大娘子,所以只把女兒看成老天爺賞賜的。

而張大娘子也說過,可惜自己沒有兄弟扶持,所以自己生子沒人可以依靠,只能依靠明蘭。

因此,英國公夫婦對這個女兒視若掌上明珠,把她留到了十七八歲都舍不得嫁出去。

誰知,一朝兵變,天下易主。

新皇登基,與舊朝太后必有一爭。

只不過,眼下的新皇,根基尚淺,沒有魄力,也沒有實力,不得不拉攏汴京老臣,只能賜婚,讓新舊聯盟。

英國公夫婦不得不把唯一嫡出的愛女,嫁進沈家當后媽。

其實,英國公夫婦完全可以找一個旁支的女兒來嫁,可他們偏偏沒有。

細細想來,原來這才是英國公的明智選擇:

光耀門楣

英國公沒有兒子的傳承,門庭要繼續發揚光大,必定離不開皇家的支持。

表忠心

新貴當道,英國公這些老臣更要有所表示,才能打消新皇的猜忌。而聯姻剛好可以表明家族的態度,馬虎不得。

沈家再不堪也是外戚,張家再有功績也是舊日臣子。

當時,老國公夫婦想到,只有嫁女,才是保護女兒最穩妥的辦法。以退為進,以此換得新皇的信任和重用,英國公才能世代綿延。

這次,小鄒氏差點害死主母,英國公夫人馬上就把和離的消息放出去,沈家的所作所為弄得天下皆知,當然包括皇帝和沈皇后。

其實,他們并不是真的要和離,而是要把沈國舅、鄒家,甚至是沈皇后都放在火上烤。

接著,再由英國公向皇帝施壓:

陛下乃天下之主,便是要張家血戰沙場,以命死搏,兒郎們哪個又會皺下眉頭!無論何時,陛下意之所向,老臣劍鋒指向,本是臣子應盡的本分。何況區區兒女婚嫁之事,陛下莫要為婦人哭啼所擾。

英國公這一番說辭,說得有理有據,表面上忠心可鑒。

可是,皇上聽后若有所思,如果因為這件事,讓張家和沈家結怨,更會寒了老臣的心,逼得他們與皇帝分隊站。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到時候的最大贏家必然是太后。

因此,放過小鄒氏,就等于賣給皇家一個天大的恩情,以后即便英國公家再有過錯,皇家也得賣他個面子。

03小鄒氏已無大礙

經此一事,沈皇后和沈國舅已經看明白了,以小鄒氏的沒腦子,以后也翻不起什麼大風大浪。

想當初,英國公夫人是礙于皇命,才不得不把自己的嫡女許配給沈從興。

英國公獨女原來是萬千寵愛及一身的人,現在嫁給沈國舅成為填房,本已受盡委屈。婚后,還被小鄒氏架空,不能管家,硬硬被逼成了深閨怨婦。

小鄒氏作為妾氏,全因沈皇后念著亡姐大鄒氏的恩情,才被封了誥命。就像明蘭說的,成為天下獨一份的有誥命的小妾。

如果小鄒氏拎得清,能夠安分守己,本可以相安無事。而不是天天消費死去的姐姐,道德綁架沈國舅,把沈府上下弄得雞犬不寧。

如果小鄒氏拎得清,也不會在明蘭宴會上,當眾羞辱張大娘子。

按規定,當時的正規宴席,本來只能是當家主母才能出席的,小鄒氏偏要杠一杠,尾隨而至,仗勢欺人,這不就是打英國公的臉。

如果小鄒氏拎得清,也不會再張大娘子難產時,故意把太醫扣下,想讓張大娘子一尸兩命。

以她的智商,怎麼也不會想到,倘若張大娘子真的死了,英國公必然找皇帝討公道,自己只能陪葬。

其實,在此之前,明蘭就曾提醒過小鄒氏:

天下萬事,都逃不過一個理字;為人處世,最好是自己別犯錯;也別因旁人犯錯,自己也跟著犯錯;直如棄珠玉而就草簽,最后自己反倒沒嘴說人家了。

只不過,沒腦子的小鄒氏,沒聽出明蘭背后的深意。

說實話,對于鄒家的恩情,沈家愿意記就記著,如果沈家不愿意記,隨便一條規矩,小鄒氏什麼也不是,況且恩情總有消耗完的那一天。

經此一事,沈國舅對小鄒氏再無好感,落得個遠離京城,終身囚禁城外莊子的凄慘下場。

對于英國公夫人來說,殺不殺小鄒氏,也就不打緊了。

寫在最后

英國公夫人,在汴京貴婦眼里,她的面孔如鐵一般的存在,向來眼高于頂。

明蘭的聲譽,僅僅靠她說幾句話,就能風向逆轉,可見,她在圈里的影響力有多大。

與其殺人,不如誅心。

沒有要求處死小鄒氏,卻換得沈皇后脫簪素服,親自向臣子認錯,永遠驅逐小鄒氏,讓女兒從此高枕無憂。

這才是英國公夫人最高明的地方,不被情緒所左右,能夠審時度勢,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

由此可見,英國公夫人著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农村常见的牛筋草,煮鸡蛋的作用厉害了,清热解毒,很多人不知道
2023/06/03
農村常見的牛筋草,煮雞蛋的作用厲害了,清熱解毒,很多人不知道
2023/06/03
農村有種草形似艾草,價值卻比艾草更高,若遇見可別再錯過了
2023/06/03
农村有种草形似艾草,价值却比艾草更高,若遇见可别再错过了
2023/06/03
越沒本事的爸爸,越愛在家里做這3件事,孩子日后也難有大出息!
2023/06/03
越没本事的爸爸,越爱在家里做这3件事,孩子日后也难有大出息
2023/06/03
上司說:「收到,謝謝你!」千萬別不當回事,高情商員工這樣回復
2023/06/03
曾是農田的「雜草」,如今成餐桌上的「高鈣菜」,愛吃的人還不少
2023/06/03
曾是农田的“杂草”,如今成餐桌上的“高钙菜”,爱吃的人还不少
2023/06/03
預防三年級危機的方法和建議,這5個關鍵點,每一點都很重要
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