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明蘭能大度讓秋娘做妾,為何非要趕走紅綃和鳳仙

小九 2022/12/27 檢舉 我要評論

看《知否》電視劇時,覺得明蘭這個人能理智地看待問題,處理事情,對人對事都清醒明白,真的很了不起。

她拒絕給小公爺做妾,對齊衡拿得起放得下,從不拖泥帶水;當發現賀弘文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要做貴妾時,她強勢地表示「我要嫁的夫君,若心里最重要的不是我,那我寧愿一輩子不嫁,也不吃夾生的飯。」

可嫁給顧廷燁后,她卻變成了溫順的小貓,不但把顧廷燁外室的私生女寵成寶,還左一個右一個的張羅著給顧廷燁納妾,完全不像對待賀弘文那樣。

很多網友說,明蘭這樣做是因為不愛顧廷燁,只想把他當老板供著,可我覺得原著里給的解釋更合理。

她只是個小官家的庶女,而顧廷燁是當朝顯貴,權勢上的不對等導致明蘭不得不忍氣吞聲也要百般討好。

原著里顧廷燁的婚前的通房丫頭就沒個數,環肥燕瘦各款都有,跟老父親鬧別扭的時候,還能在京城有名的紅燈區一住就是幾個月。

離家出走后,侯府都以為他不會再回來了,他寵過的那些丫頭也各奔東西了,只留下了秋娘和紅綃,再加上跟他不對付的上司賞賜來的鳳仙,組成了顧廷燁的后院團體。

當然這團體隨著明蘭和顧廷燁感情的升溫不得不解散了,明蘭把鳳仙嫁了人,把紅綃送回了余府,唯獨留下了秋娘。

同樣是顧廷燁的后院家眷,秋娘只是個通房丫頭,反而紅綃和鳳仙都是有靠山的人,為什麼只有秋娘能留在侯府呢?

1,

紅綃是顧廷燁的原配余嫣紅帶到侯府的陪嫁,當時因為顧廷燁在外面安置的外室朱曼娘被余嫣紅髮現了,立馬殺過去處置曼娘。(后來被顧廷燁剛好趕過去救下了,因為這是曼娘的計策,就是為了離間余嫣紅和顧廷燁這對新婚夫妻)

顧廷燁見識了余嫣紅的跋扈,回到侯府就嚷嚷著要休妻,連老侯爺都勸不住,最后還是嫣紅做出妥協,主動獻出紅綃給顧廷燁做妾,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可對紅綃而言,她并不想成為顧廷燁的妾室,享受侯府的榮華富貴,本來跟著紅綃陪嫁到顧家她都是被迫的。

紅綃本來是正兒八經的良民,并不是賣到余家的丫頭。

她本來有個幸福溫馨的小家庭,無奈突遭變故,父親死后,族里的叔伯想要霸占她們的田產,還要逼迫寡母改嫁。母親只能帶著她以遠房親戚的身份投奔到余家。

初入余府的紅綃真的很喜歡余家滿院子的詩書氣,因為寄人籬下,為了過好日子,她拼命的討好余大奶奶和余嫣紅,百般做小伏低,逢迎諂媚。

其實在余家時,她就有了心上人。

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女,他是余家三房不受重視的庶子,少年男女,兩情相悅。

可即便他們早就露出了苗頭,余家三房的主母也有意成全,可余大奶奶卻擔心寧遠侯府水太深,自己的寶貝女兒余嫣紅支應不來,便毫不猶豫的叫她陪嫁。

在余府的這些年,她早就看清了余大奶奶的自私,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什麼情分都是假的。

所以她恨透了這對母女,當余嫣紅在侯府干出偷人懷孕的事情時,她并沒有阻止,東窗事發后,她去余府求助,卻聽到了心上人被父母安排入贅高門為婿的消息,于是她心死了,也恨極了,再也不想管余嫣紅的死活。

余嫣紅死后,她并沒有要求回余府(因為那是她的傷心地),而留在侯府也是混日子而已。

顧廷燁煥然一新地回來時,她不是沒想過要討好顧廷燁,還讓心腹丫頭以送宵夜為名去勾引過顧廷燁。

此時的她早就沒有了當年的清高,她想「好好」活著,想擁有更好的生活,為了自己,也為了遠在家鄉的老母親。

可顧廷燁對她并沒有感情,而且作為知道顧廷燁被戴了綠帽子的知情人,顧廷燁對她很反感。

本來她老實在侯府待著,不多嘴,不找事兒,顧廷燁或許還能容得下她。

可是她跟小秦氏串通一氣,對余嫣紅的母親作偽證,說顧廷燁并不知道余嫣紅偷人的事情,助長了余夫人的氣焰。

余夫人在明蘭即將臨盆時,以給余閣老沖喜為由,要把曼娘生的兒子昌哥兒過繼到嫣紅名下,跟明蘭肚子里的孩子爭爵位。

這點惹怒了顧廷燁,為了徹底斷了跟余家的這點破事兒,顧廷燁讓余家接走了紅綃,讓她親口跟余閣老講清楚當年嫣紅的事情。

這麼做的目的很明顯,紅綃要留在余家當人證,省的以后余家的人再來找事兒,對于這個不喜歡,沒感情,又藏著壞心思的紅綃,顧廷燁把她送走,明蘭還給她銀票,這樣做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不管余府的人以前有多怠慢她,不管她以前有多委屈,可進入侯府后,明蘭對她一直都是善待的,可她卻為了報復余夫人,為了坑余家一把,就把明蘭拉下水,這樣的人雖然可憐,但也可恨。

2,

電視劇中,鳳仙是顧廷燁的姑姑送來的貴妾,可原著中的鳳仙是顧廷燁的上司甘老將軍賞賜的。

這位甘老將軍本來是手握軍權的朝中重臣,經過幾次平叛的戰爭,顧廷燁從他的手里分去了不少兵將,所以他以上司賞賜的名義把鳳仙安排在顧廷燁的身邊,也是有目的的。

鳳仙是個能歌善舞的女子,甘老將軍把她送給顧廷燁之前,還特意收她為義女,抬高身價。可即便她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和舉世無雙的才藝,顧廷燁也不敢消受,所以在侯府,鳳仙只是個花瓶般的存在。

明蘭修整了澄園后辦了一個宴會,邀請了親友和顧廷燁的同事官眷,這其中當然包括甘老夫人,在宴會上甘老夫人倚老賣老拿鳳仙做由頭讓明蘭當眾下不來台。

平日里沒說過兩句話的甘夫人一副慈愛的長輩模樣對著明蘭,一會兒說她知書達理,一會兒關心她操持家務累瘦了,最后拋出了重點。

「鳳仙以前也是官家小姐,就是命苦了些,如今她進了顧家的門,我也放心了,還望你瞧著我的面子,對她多加照拂。」

「鳳仙會讀書習字,也學了些詩詞歌賦,雖然沒法跟你比,但若你們和睦相處,以后家里面外的也能給你填個幫手。」

「瞧你今天忙成這樣,我這做長輩的也是于心不忍,不如夾襖鳳仙出來幫忙一下,順帶好叫我見上一面。」

明蘭心里很不爽,周圍的一些貴婦也暗暗搖頭,都覺得甘夫人欺人太甚,哪有正頭夫人宴客時,非逼著人家把妾室通房叫出來不可的,關鍵還當著這麼多人的面。

面對這種不怕臊,不怕丑,不要臉的牛皮糖,怕事兒是不行的,順著她只會讓她更加蹬鼻子上臉,明蘭決定直接拉下臉硬碰。

「幫忙?成呀,早就聽說鳳仙姑娘才藝過人,當年乃教坊司一絕,今日我正怕請來的那幾個鎮不住場面,不如讓鳳仙姑娘出來彈唱一番,甘夫人,您覺得如何。」

此言一出,半個屋子都安靜了,知道內情的都忍不住笑出聲來,甘夫人卻氣得發抖,她本以為像明蘭這樣的新媳婦會羞于啟齒,只能忍下這口氣,沒想到她直接捅破了這張窗戶紙。

鳳仙在侯府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面子的問題,現在甘夫人這樣做,那顧廷燁連面子都不用給她留著了,與其讓她留在府里白吃白喝消耗青春,還不如直接放出去。

像這種過了明路的妾室,不能像丫頭一樣直接找個人牙子賣了,明蘭只能托人給她尋個婆家。

找了幾個合適的給她選擇后,臨走時鳳仙明面上還要跟明蘭要嫁妝,私底下還偷藏了許多細軟。

3,

顧廷燁身邊的女人中,要說運氣好的也就只有秋娘一個,她是唯一一個從通房到妾室,一直都留在顧家的女人。

秋娘從小就是個老實人,頂著一張平凡的臉,在顧廷燁的院子做些洗衣掃地的粗活,后來慢慢調到屋里伺候,她雖然對顧廷燁一見鐘情,但她知道自己的斤兩,從沒敢有過多的奢望。

顧廷燁離家出走,其他人都各奔東西了只有她愿意留下來,哪怕一輩子粗茶淡飯,殘羹冷炙,她也想為顧廷燁守著。

秋娘對顧廷燁的愛是真心的,只要是對顧廷燁好,什麼她都能接受,這也是多年后顧廷燁雖然不喜歡她,卻沒有舍棄她的原因。

她想繼續伺候顧廷燁,想給他生個孩子,哪怕自己永遠都只能做通房丫頭,只要能守著顧廷燁,她都心甘情愿。

看著顧廷燁跟明蘭相親相愛的樣子,她替顧廷燁高興,她知道顧廷燁的心里早就沒了自己的位置時,傷心之余也坦然接受了。

顧廷燁雖然不喜歡她,但對于她的忠心還是認可的,即便是發火時,對她說話也比別人溫柔幾分。

蓉姐兒是個私生女,需要一個身份,老實忠厚的秋娘就是最好的人選。

顧廷燁把蓉姐兒給她,讓她細心教導,還承諾等蓉姐兒十歲的時候就抬她做妾室。

有個名義上的女兒,秋娘的心里多少有了些期許和慰藉。

4,

論美貌,紅綃和鳳仙都比秋娘貌美;論地位,兩人都是進門就是妾室,而秋娘熬了許多年都還只是通房丫頭;論靠山,紅綃有顧廷燁的第一任岳家余家,而鳳仙也有甘家,可為什麼只求秋娘能留著侯府,其他人都被趕走了呢?

明蘭是不想跟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老公,可顧廷燁的心思并沒有在她們幾個的身上,所以她也不介意侯府多養幾張嘴。

可紅綃和鳳仙都危及過明蘭的利益,誰都不愿意放個隨時都能冒點火的危險物品在自己家,所以只能清出去。

秋娘是一心為顧廷燁著想的癡情女子,自然也不會做危及到顧家的事情,何況她的存在也讓蓉姐兒的身份少了許多尷尬,這才是她能留在最后的原因。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