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視專欄
大陸明星
娛樂熱點
港台明星
明星正能量
情感生活
國際明星
国际新闻
知否:同是寵妾滅妻,為何張氏逆轉局勢,而王若弗卻慘遭小妾暴擊
小九
2022/12/20
檢舉
我要評論
看過《知否》的人,都知道王若弗是王家嫡女,從小金尊玉貴捧著長大。
后來,王若弗嫁給盛紘算是低嫁,但盛紘對她相敬如賓,盛老太太又不愛擺婆婆譜,以至于她婚后日子過得恣意灑脫。
因而,王若弗被林噙霜鉆了空子,加上她本身行事不當,屢次觸碰盛紘的雷區,導致夫妻情分越走越遠。
看著盛紘處處護著林噙霜,王若弗心里跟油煎似的,恨不得將林噙霜除之而后快。
其實,在汴京當官的人家,哪戶家里沒個通房、妾室。就連三代功臣的英國公張氏之女張桂芬,都免不了吃丈夫寵妾滅妻的苦。
只不過,當家主母如何管住妾室,同時還能牢握丈夫的心,這就需要一點技巧和方法。
同是寵妾滅妻,為什麼張大娘子能逆轉局勢,而王大娘子卻慘遭小妾暴擊?
一起看看她們之間的差距吧!
0
1
抓大放小
新皇登基之初,為穩固朝中新老舊臣的關系,便讓兩者聯姻,作為三朝元老英國公是首當其沖,而新貴則非沈國舅莫屬。
英國公獨女張氏嫁給沈國舅本是門當戶對的好事,可沒想到沈家還納了亡故原配的妹妹小鄒氏為妾。
只因大鄒氏替沈皇后擋刀而喪命,沈家便欠鄒家一條命,為還這份恩情,沈家決定納小鄒氏為妾,
并由皇家親自冊封為「誥命妾室」。
這樣一來,無論沈國舅娶個怎樣的正妻,都無人敢拿捏小鄒氏。就像明蘭所說:
「誥命的妾室,天下獨一份。」
既然無人撼動得了,那是不是意味著闖禍也有人兜底?本著這樣的心態,小鄒氏一次次越界,不斷地踩踏張氏的底線。
小鄒氏出席侯府喜宴不說,還明目張膽議論起張氏和沈國舅的閨房秘事,惹得張氏當場發怒,大鬧侯府喜宴。最后還氣得一病不起。
幸好明蘭出面相勸,張氏才得放寬心。但沒想到,小鄒氏越來越大膽,趁張氏生產時扣押太醫,想來個一尸兩命,好在明蘭及時出現,才沒讓悲劇發生。
不過,這件事讓張大娘子抓住小鄒氏的把柄,并當場表態要「和離」。事情鬧到朝堂,沈家自知無法遮掩過去,才忍痛割愛舍棄小鄒氏。
為什麼張大娘子能如此迅速解決掉誥命妾室的麻煩,體面回歸?
在這件事上,除了有個靠譜的爹媽外,最主要的就是張大娘子處事方式——
抓大放
小。
要知道,一個妾室都敢出面參加侯府喜宴,當眾詆毀當家主母,由此可見她在家里對張氏的態度有多惡劣。
不過,張氏并沒有跟她計較,而是選擇睜只眼閉只眼。至于在侯府喜宴上發脾氣,純屬小秦氏挑唆,再加上小鄒氏的囂張跋扈,讓她忍無可忍。
可像日常的小打小鬧,能忍則忍。有人可能會說,你越是忍讓,對方就越覺得你好欺負,從而加倍對付你。
對此,只能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如果平時的小打小鬧就嚷嚷著天下皆知,等你真正有事時,別人并不會覺得你可憐,反而說你「做作」「矯情」。
就像王大娘子那樣,每次發現林噙霜犯了點小錯誤,就拿著雞毛當令箭,想著以此將其除去。
拿孔嬤嬤處罰三個蘭的事來說,這件事孔嬤嬤已經教訓過林噙霜,而盛紘也開始反省自身。
可大娘子卻揪著不放,命人打林噙霜板子,嘴里還說著「為盛家著想」,結果出氣不成,反而惹怒盛紘。
其實,大娘子在盛家掌家多年,總是吃林噙霜的虧,是因為她不懂得抓大放小。
每次看到林噙霜犯點小錯,就狠抓不放,讓林噙霜沒法蹦跶出花來。
相反,如果大娘子像張氏那樣,放任小鄒氏,縱得她不知天高地厚,讓她放松警惕,等她犯了大錯,再一把揪住讓她永無翻身之地,這樣旁人再也沒有理由為她脫罪。
所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無論對人還是對事,不要總盯著細枝末節,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
懂得抓大放小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人有時候就是得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才能過得坦然。
0
2
借助輿論優勢
張大娘子難產,太醫被小鄒氏攔截,明蘭拔劍沖進去找人。后來英國公夫人趕到,氣得狂罵沈國舅,罵得明蘭都聽不下去,端著點心進去解圍。
可沈國舅在干什麼?
張大娘子在屋里吶喊,他竟還能吃得下點心,而且對張大娘子被害一事竟無半分悔改之心。
英國公連夜騎馬趕回來,當場要求沈家寫和離書,并命人套好馬車,帶著張大娘子回了娘家。
第二天,整個朝堂都知道張沈兩家在鬧和離。要知道,張沈兩家的婚事本就是為拉攏新老朝臣的關系,如今卻被一個貴妾小鄒氏攪黃。
朝堂中以英國公為首的舊臣,自然與英國公站一邊。還有不少人寫奏折彈劾沈國舅,此時朝中輿論一邊倒,大多數人都認為錯在沈家。
但沈家是怎麼做的?
沈國舅嘴里說著對不住張大娘子,可太后派太監賞小鄒氏耳光時,卻被他攔了下來。這種態度就是認真道歉,堅決不改,一句話就是敷衍。
然而,張大娘子可不是吃素的,既然要復合,還不拿出點態度來,沒那麼容易蒙混過關。于是,張家咬死要和離,堅決不妥協。
一時間,張沈兩家的事竟演變成朝堂新老朝臣的斗爭,壓力全到了皇帝身上。為此,皇帝也很無奈,一邊是小舅子,一邊是得力朝臣,兩邊都割舍不掉。
為了不給皇帝增加壓力,皇后拆下鳳冠上的珠子,命人送到英國公府賠罪道歉,還當著眾人的面向太后叩首賠禮,事后命人暗中處置小鄒氏。
經過一番折騰,沈家認真道歉,張大娘子感受到了誠意,才肯點頭妥協。
為什麼張大娘子能戰勝貴妾?
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有個硬核的娘家。
要知道,對出嫁的女子來說,靠譜的娘家就是底氣。有了娘家的支持,無論在夫家受了任何委屈,都有人托底,這種安全感足以讓很多人羨慕。
二是,懂得借助輿論優勢。
既然受了委屈,那就得讓人知道,否則委屈就白受了。事后再說出來就沒有說服力了。當然,也不能讓人胡亂找借口搪塞過去。
最好就是有理有據,讓人看到你受的委屈,借助群眾的力量,替你鳴不平,總比你一個人在那里嚷嚷要有說服力。
相比之下,王大娘子就遜色不少。她是王老太師嫡次女,娘家相當硬核,可偏偏不懂借助群眾力量,吃了二十年的虧。
唯一一次機智的舉動,那就是替衛氏料理后事。當時,王大娘子手里的管家權被林噙霜奪走,華蘭便給親媽出了個主意,讓她好好替衛氏操辦后事,并全然不提管家之事。
王大娘子聽了華蘭的話,體面送走衛氏,這件事盛老太太看在眼里,當著盛紘的面夸王大娘子辦事妥帖。
要知道,盛老太太向來不管內宅之事,而且她也不太喜歡王大娘子咋呼的性格,干脆睜只眼閉只眼。
但王大娘子這次的舉動卻觸動了盛老太太,有了婆母的助攻,王大娘子當晚就拿回了管家權。
只可惜,王大娘子做事不經思考的本性難改,兜兜轉轉做了很多錯事后,才知道要反省自身。
人性就是如此。
只有摔了跟頭,才知道走路要注意腳下。
只有吃過虧,才知道做事要謹慎小心。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關閉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
確定
×
用戶評論
正在加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