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里,齊衡一出場,便引起了盛府女兒們的爭相斗艷。
齊衡在盛家學堂一露面,墨蘭和如蘭,便都動了心思,倆人開始眉目含情,一臉的春天。第二天上課,倆人又都打扮鮮亮,然后墨蘭賣弄詩文,如蘭顯擺端莊,爭相在齊衡面前「邀寵」。只可惜,她們的熱情,很快就被平寧郡主澆滅了。與電視劇不同的是,齊衡不是從小在盛家讀書,而是在早幾年,曾拜教于莊先生門下。因隨父親到登州巡查鹽務,聽聞莊先生在盛府,便請父親遞帖子拜訪。所以僅僅兩面,第三天,平寧郡主便聲勢浩大地拜訪了盛府。原來齊衡要來盛府讀書,但男女有別,女孩不能在一起讀書。平寧郡主明顯是來暗示,他們家,瞧不上盛家女兒。齊家滿門顯貴,齊衡又年少有為,放在那個年代,這樣的瞧不上,其實再正常不過。
面對此事,王若弗和林噙霜,兩個母親關起門來處理的態度,和教育女兒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鎮壓。首先,王若弗直截了當告訴女兒,郡主瞧不上她家,勸女兒斷了念想。還要如蘭也該動動腦子了,莫要一味任性糊涂。然后,見如蘭不聽勸時,她疾言厲色,要如蘭分清彼此身份。以后不能再叫元若哥哥,得規規矩矩地叫人家‘公子’。甚至,以后但凡齊衡在府里,不許如蘭出葳蕤軒一步,不然家法伺候。最后,如蘭被王若弗罵得大哭,一扭頭跑了。劉昆家的要去追,被王若弗制止: 「讓她哭!這個不要臉面的孽障,哭醒了要是能明白便罷,若是不能明白,我還要打呢,打得她知道禮義廉恥!」齊府的高門榮耀,王若弗也動過心,畢竟做母親的,都希望女兒嫁得好,嫁得風光。
但郡主一來,她很快清醒了。她知道郡主看不上他們家,齊衡也沒有對如蘭有意。即使有意,他父母也看不上如蘭。自己的閨女,有多少斤兩,她很清楚,如蘭配不上齊衡。王若弗,不僅有自知之明,還能將心比心。同是做娘的,她懂郡主的心思。就這麼一個兒子,又品貌俱全,將來聘哪家姑娘不成。雖說自己老爺也是好的,可到底不是豪門貴胄出身,又不是圣上的心腹權貴,齊家宮門侯府出身,如何瞧得上咱們。既然配不上,那就不要癡心妄想,不要上趕著去自取其辱。她平時雖嬌寵如蘭,但這件事情,關乎女兒名聲,她不能由著女兒胡來。她提醒如蘭,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兒家自己出去應承、爭風的,那是沒臉的小婦做派。
她警醒如蘭,嫡出小姐的行事做派,要端正大方,如果人家瞧不上,不能觍著臉去奉承巴結,要有幾分骨氣。如蘭對齊衡的情愛,被王若弗徹底鐵血鎮壓了。如蘭雖眼前又哭又鬧,看似受了不少委屈,但她將來的親事,必定不會受太多的委屈。 因為她的母親,在她情竇初開的年紀,教育過她,如何要謹守閨閣女子的本分,如何要保持嫡女的風范氣派,絕不能因為愛,連自己的名聲都不要,就丟掉自己的尊嚴和骨氣。作為女孩子,在感情里要有幾分傲氣。別人瞧不起,自己更要瞧得起自己。別人瞧不起,自己還要上趕著去巴結、討好,別人只會更加瞧不起。況且,這樣巴結、討好的感情,也不會長久。王若弗自己的婚姻,在前期盛纮的寵妾滅妻下,受了很多的委屈,過得不怎麼幸福,但她依然謹守了本分,從沒有像林噙霜那樣,耍手段,費盡心機去討好他。盛纮在后期,看清了林噙霜的真面目,也看到了王若弗的真實,繼而漸漸疏遠了林噙霜,轉而和王若弗更恩愛。
有其母必有其女,在王若弗的正規教導下,如蘭最終收獲了,最適合自己的良配,一生順遂幸福。◎說親。而林噙霜這邊,卻在勸說盛纮,讓墨蘭繼續去上課。并隱晦表示,讀不讀書是小事,關鍵是要為墨蘭撮合齊衡。盛纮被她嚇到,自然一盆冷水潑下來,京城豪門貴女多的是,憑什麼要妳?林噙霜猶自不死心:「京城豪門貴女雖多,可有幾個如咱們墨兒出挑的,她生得又好,詩詞歌賦樣樣來得,如何輪不上?」
林噙霜認為,自己的女兒長得好、有才藝,就有資本嫁得最好。而且在她的心里,女兒就是人中翹楚,可以跟豪門貴女相比。盛纮罵她不知所謂,人家堂堂公侯之家的嫡子,誰聽說會聘一個庶女做正房奶奶。做人癡心妄想可以,但也要有腦子,高攀也要有個度。即便是自己的嫡出女兒,人家也未必瞧得上,何況妳一個妾室生的庶女?話說到這個份上,林噙霜仍不以為恥,用攀上齊家、助力盛家的好處,仍然鼓動盛纮去提親。盛纮丟不起這個臉,他若是去提親,又被拒絕,不僅他無法在齊大人面前立足,還會連累盛家,影響自己的仕途。可林噙霜才不管這些,她只擔心,自己的女兒足夠優秀,絕不能在親事上委屈了她。
在盛纮被她氣到,把墨蘭打發到王若弗那里去住時,她還不忘教導墨蘭,別聽她父親的。他是大老爺們,不知道內宅的彎彎繞繞。若論出身,她比不過如蘭,但她相貌才學比如蘭強百倍。所以她要墨蘭去爭去搶。「傻孩子,妳要做得聰明些,借些名堂,找些名頭,妳父親不會察覺的。好孩子,妳詩文好,模樣好,時間長了,不愁齊公子心里沒妳……以后妳住到了葳蕤軒也有好處,妳冷眼看著如蘭有些什麼,有什麼缺的,便去向太太要,太太要是不給……哼,我叫她吃不了兜著走!」林噙霜,口里說不能委屈女兒,可她不教導女兒本分做人,不教她保持大家小姐的風范,不想著為女兒將來的說親,贏一個好名聲。 她把女兒捧得,不知天高地厚,自私自利,為攀上富貴,不懂自重自愛,一味去爭去搶,去討好。她把女兒教得,只顧眼前利益,不做長遠打算,不會正當去贏得幸福。她豈止是委屈了女兒,她這是在害女兒。
林噙霜,把自己用在盛纮身上的成功案例,全部照搬給了女兒,可她忘記了,她自己是小妾身份,她教給女兒的,全部都是小妾的做派。在林噙霜的教導下,墨蘭學得跟其母親一樣,自私又無知,為了嫁入高門,不惜自毀名節,導致婚姻不幸。 在齊衡的事情上,不那麼聰明的王若弗,是有眼力見的,她知道齊家看不上女兒,女兒也配不上齊衡。看不上就不看,配不上就不配,她不能委屈了女兒。而林噙霜呢?她只認為,女兒攀上榮華富貴,才是不委屈了她。她根本就沒有睜開眼睛,好好看看自己的女兒,好好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行為,多麼丑陋和歪曲,想想自己錯誤的教育,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她的見識,遠不如王若弗。
林噙霜和王若弗的差距,就在于有沒有底線。王若弗做事,有自己的底線,她教導女兒,更有自己的底線。而林噙霜沒有,墨蘭自然也沒有。 任何時候都要教孩子,做一個正派的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底線。這,才是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