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里面,甄嬛的果郡王的關系是皇上最恨的事情,畢竟誰也不愿意戴綠帽,但是蘇培盛究竟知不知道果郡王和甄嬛的關系呢?如果不知道,他為何2次給甄嬛報信?
第一次是果郡王剛回宮述職時,其實這時候,皇上已經動了殺心,讓果郡王回來就是要除掉他,已經做好了計劃,知情人只有皇上和蘇培盛,當時果郡王剛好和甄嬛碰面,蘇培盛來找果郡王見皇上,離開前,悄悄對甄嬛說了一句,皇上重視兄弟情。看似這句話放在其他兄弟身上也許沒問題,但是皇上不同,他可沒有什麼兄弟情,當年為了爭奪皇位,和所有兄弟翻臉,連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都禁錮起來,果郡王當時是因為年幼勉強留下一命。
這樣的人如何能夠重視兄弟情,顯然就是為了暗示甄嬛,皇上要對果郡王下手,悲催的是,甄嬛時隔多年才見果郡王,這會情緒混亂,根本沒聽出來。結果讓甄嬛錯過了機會,否則,如果能早做準備,找溫實初要假死藥,或許果郡王還有一線生機。
第二次是帶甄嬛偷看皇上拿到的家書。皇上為了驗證果郡王和甄嬛關系,讓心腹血滴子夏刈去果郡王府調查,發現了果郡王寫給浣碧的家書,每一封信里面的最后一句都是「熹貴妃安」,果郡王的作死行為徹底激怒皇上,讓皇上決定對他下手。蘇培盛讓甄嬛看信,等于是背叛皇上,泄露機密。
很明顯,蘇培盛是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的關系的,否則,為什麼確定果郡王死,甄嬛會痛苦,還給她報信呢?或者果郡王死后,為什麼要把真相告訴甄嬛,這都說明了,蘇培盛其實是知道果郡王和甄嬛的關系的,只是一直沒有明說。
可是蘇培盛真正的主人是皇上,為何愿意冒著殺頭危險要給甄嬛報訊呢?說到底就是對甄嬛的報恩以及對皇上的報復。
首先,還記得當初蘇培盛和崔槿汐做對食的事情嗎?后來敬妃為了和甄嬛爭奪朧月,和皇后合作,告發了崔槿汐和蘇培盛的關系,盡管宮里太監和宮女做對事是心照不宣,但是只能走灰色地帶,一旦曝光了就是罪。
而同樣是失去了心腹,皇上和甄嬛的做法就天差地別,甄嬛明知有皇后對自己虎視眈眈,還要保護龍鳳胎的安全,以及自己和果郡王關系的隱情,甄嬛也是焦頭爛額,可是即便這麼危險,她還是拼盡全力要救崔槿汐。反觀皇上,蘇培盛與皇上從小一起長大的主仆,皇上能放手不管,蘇培盛最后能回去,還是脫了甄嬛救崔槿汐的福氣,這種強大落差,蘇培盛怎麼能夠不心寒。
其次,雖然命保住了,可是和崔槿汐的關系也不能繼續,甚至這樣做在后宮也要承受風言風語,蘇培盛并不好過多少,但是因為甄嬛生下了弘曕和靈犀,引得皇上龍顏大悅,才大赦天下,還讓蘇培盛和崔槿汐堂堂正正做夫妻,甄嬛又幫了蘇培盛一次。正是這兩個字,讓蘇培盛對甄嬛非常感激,對皇上卻很失望,那麼,最后要幫誰報復誰,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