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恨與君相識恨晚,使君有婦,我對你是一片癡心,情深不能自抑。這才放著外面的大娘子不做,寧愿被人恥笑也要給你做小。」
每當看到林噙霜不分場合,不顧臉面,赤裸裸的表白,盛纮都會心疼,不管她想要什麼都想給,不管她犯了什麼錯都不舍得責罰。
看到老太太給明蘭的穆蒼齋送去好多質樸名貴的擺件時,她又開始怨恨。
「若當初老太婆愿意許給我豐厚的嫁妝,我怎麼可能給人做小!」
由此可以看出,她纏上盛纮,賴在盛家是為了盛家的富貴,并不是愛盛纮愛得要死要活。
給墨蘭說親時,盛纮看重的是對方的人品和潛力,而林噙霜張口就問是哪家大人的孩子?家里有兄弟幾個?多少房產?
她看重的永遠都是即得利益而不是長遠發展,當然也不想讓女兒去過苦日子,熬到丈夫掙到功名才安享富貴。
妾室就是伺候主人的奴仆,主人可以隨意打罵甚至發賣,林噙霜放著外面體面的大娘子不做,冒著風險賴在盛家做小妾只是為了富貴生活嗎?
1,
林噙霜雖然是官宦之女,但從她記事起家里就已經落敗了,母親沒有算計,全靠典當度日,自己也沒有過過一天像樣的日子。
那時候的母親總是抱怨自己沒有嫁到好人家,當初明明是一起嬉鬧玩耍的小姐妹,人家都能披金戴銀榮華富貴,她卻落魄潦倒,連娘家人都不待見。
眼看著自己命不久矣,女兒卻無人照看,她便托著關系愣是把女兒塞進了盛家。
初入盛府,林噙霜就被迷住了。
那時的盛纮雖然官職不大,但盛家的祖太爺掙下了大份的家產給子孫,老太爺又是探花郎出身,盛府自然氣派。
精致漂亮的花園,描金繪銀的用具,綢緞羽紗四季衣裳,她一輩子也沒有想過這世上還有這樣富貴的日子,這樣養尊處優的生活。
那時的盛纮斯文俊秀,文質彬彬,她不由得起了別的念頭。
在盛老太太身邊的日子,她極力討好百般殷勤,是感恩老太太收留了她,更害怕惹老太太不快會讓她失去眼前的富貴榮華。
老太太孤寂了許久,也很喜歡這個會吟詩作賦,玲瓏剔透的女孩。
秉承著自己對婚姻和愛情的理解,老太太總是喜歡教導林噙霜「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人」。她心里總想給林噙霜尋一門好親事。
林噙霜雖然后來養在盛府,但到底不是盛家的孩子,她的娘家已經敗落,盛家最多只能算是故交,若是找個跟盛家門當戶對的人家,估計人家也瞧不上這個收養的孩子。
不如給她找個耕讀人家,相夫教子,待夫君有了前程自然能享受富貴。
老太太給林噙霜介紹了幾個這樣的「好人家」,可林噙霜都不點頭同意,她童年吃過貧困的苦,擇偶觀自然跟老太太不同。
2.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老太太是侯府嫡小姐出身,自然不知道外面貧寒人家的苦楚。
一個稟生一個月只有六七斗米及一兩貫錢而已,而盛府的體面丫頭每個月的月銀都有八錢銀了,想要有盛家這樣的生活,幾個稟生才能供得起?
何況,在林噙霜的記憶里,貧寒子弟的品性也不見得好。
她有個表姐就嫁了個窮書生,當初上門提親時說得天花亂墜,滿嘴的圣人德行,什麼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表姐原指著將來能有出頭之日,可是那書生除了能拽兩篇酸文,科舉不第,經商不成,家里里里外外全依靠表姐張羅。
她陪著夫婿吃盡了苦頭,為他生兒育女,還攢下幾畝田地。
那年不過收成好了點,那窮酸書生便要納妾,表姐不肯,他便日日打罵,還說她不賢,還揚言要休妻。
表姐抵受不住,只得讓妾室進門,不過幾年便被活活氣死,留下幾個兒女受人作踐。
看到表姐的遭遇,林噙霜明白了一個道理。
女人這輩子就是要靠男人而活,所以選男人才是最要緊的事情,男人要是個窩囊廢,再強的女人也直不起腰桿。
「那時我就想,不論是做大還是做小,夫婿一定要人品出眾,重情義,有才干,能給家里遮風擋雨。」
她雖然落魄了,要投靠故交才換來今天的生活,但骨子里官家小姐的傲氣還在。
進盛府就是為了逃避吃糠咽菜的日子,若是跟了老太太給她介紹的夫婿,生活又要被打回原形,那她費盡心機來這一趟又為了什麼!
于是她劍走偏鋒,表面上應承著老太太的好意,私底下卻找上了盛纮談戀愛,玩起了地下情。
3,
很多人覺得林噙霜不是個好東西,背棄了盛老太太的恩情,勾搭她兒子是恩將仇報;放著好好的正經大娘子不做,非要當小三賴在盛府給盛纮做妾是自甘墮落;寧愿做妾也要留在盛家享受榮華富貴是利欲熏心。
連墨蘭都對母親的行為不解,甚至還諸多抱怨:「娘你為什麼非要做這個妾不可呢?好好地嫁到外頭做正頭奶奶不好嗎?到處惹人閑話,被人看不起。」
可林噙霜卻不以為然,還直言說,當初選了這條路她不后悔,若是再重來一次,她還會這麼選。
端看林噙霜在盛家做妾后受到的待遇,她真的選對了,留在盛家,選擇盛纮的確是一件明智之舉。
就像她說的,女子生活不易,一定要靠男人活著,那為什麼不給自己選個好男人呢。
古代女子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和機會,可她不一樣,有了表姐的前車之鑒,她不會在相信男子的花言巧語和所謂父母的眼光,她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盛纮有俊美的外表,出眾的家世,不錯的職位,富足的生活,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擺在林噙霜眼前的東西,在三妻四妾習以為常的環境下,做一個吃糠咽菜的大娘子還不如選擇更實際的物質生活。
何況,她看上的不止是盛家的富貴,更重要的是盛纮的為人以及盛家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她選擇盛纮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能吃定盛纮。
4,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的婚姻都是父母在各種關系中權衡利弊的結果,盛纮的婚姻也是如此,當初盛纮中了舉人后,就有人上門提親,可是老太太硬是壓著等他中了進士后才說親。
就是想等他在鍍上一層金后能找個更好的岳家做靠山,對以后的仕途能有所幫助,而王若弗就是這在種情況下嫁進的盛家。
包辦婚姻的前提是親家雙方各取所需,但夫妻倆沒有感情基礎,但如果婚后兩人用心經營婚姻,也能生出情深義重的摯愛夫妻來。
可王若弗從小橫沖直撞慣了,又愛擺嫡女的款兒,除了管家理事之外沒有半點風情,跟盛纮話不投機,聽不懂弦外之音也就算了,還出言回懟頂撞,弄得盛纮很不快活,于是兩個人的婚姻生活就有了縫隙。
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封建士大夫,盛纮恪守立法,但作為一個有追求,有文化的青年,他對感情還是有需求的,而此刻出現的林噙霜就成了盛纮感情上的宣泄口。
瞞著所有人,兩個人偷偷摸摸,遮遮掩掩,越是壓制的感情越濃烈,盛纮對這個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溫柔如水的林噙霜動了真情,這是自由戀愛的味道。
林噙霜選中盛纮是因為看到了他對妻子的不滿和對情感的需求,也看中了他是一個個性獨立不喜歡受妻子鉗制的男人。
他在盛家居住多年,也知道盛纮早年當庶子的凄苦,炙熱的愛情輔之以溫柔的同情,林噙霜成功地把盛纮吸引控制。
5,
一個被收養的女子敢公然勾引當家主君,林噙霜就不怕大娘子容不下她,老太太遷怒于她,她在盛家再無立足之地嗎?
這個問題林噙霜不是沒有想過,雖說男人納妾必須要妻子同意才行,當家主母喝了妾室茶才算真正收進門,可只要男子心意堅定,妻子也不會硬頂著不賢和善妒的名聲非攔著不讓妾室進門,畢竟男子納妾是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至于老太太,林噙霜在她身邊待了那麼久,自然知道她的為人,她雖然表面看著嚴厲難伺候,其實心底最柔軟,憐貧惜弱,絕對屬于刀子嘴豆腐心的典型代表,何況當時林噙霜的肚子里已經懷了盛纮的孩子,就算為了盛家的血脈,老太太也會認下她。
而且林噙霜知道盛纮跟老太太只是表面上的母子,盛纮也只是遵從社會禮法對這個嫡母表面恭敬而已,只要盛纮一心想讓她進門,盛家就沒人能攔得住。
以林噙霜對盛纮的了解,盛纮既然吃過當年作為庶子的苦,就一定不會讓她再跟自己的親娘一樣受妾室的罪,她的孩子也不會在吃當年盛纮吃過的苦。
從庶子爬到今天這個主君的位置,盛纮很清楚妾室受辱的地方無非兩處:日常生活和子女撫養,所以他從祖產里給林噙霜劃田產鋪子,讓她直接有經濟來源。有了錢,腰桿自然就挺了,并且堅持讓她自己養孩子。
林噙霜雖然名義上是妾室,但在盛府的日子過得比大娘子還風光。
6,
明蘭在衛小娘的靈前發誓說自己寧為農夫妻不做公侯妾,康兆兒也哭著跟明蘭說,她死也不想做妾,他們都看到過自己的親娘做妾的悲慘下場,才對妾室這個身份心生懼怕。
但對于吃糠咽菜或者食不果腹的貧苦人家來說,做妾能改變他們的生活質量,能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更高層的生活。
其實,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妾室也相當于一種職業,只要選擇的好,把握的好,也能有好的結果。
就像林噙霜放著外頭的正房大娘子不做選擇給盛纮做妾,就是看準了人,對人下菜碟,她若能一直保持初心,也能有個富貴一生的好結果。